秦淮灯彩制作技艺丨秦淮灯彩是南京地区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早在东晋时期,即已出现了有关灯彩的文献记载。明清以后,南京一带的花灯艺术由宫廷走向民间。秦淮灯彩制作包括选材加工、骨架扎制、外侧糊裱、灯火配置等数道工序,造型样式繁多,惟妙惟肖,既突出形式又富有趣味,色彩淡雅水韵,独具江南特色。
匚 秦淮灯彩甲天下
走进夜色下的灯彩展示馆,开关一开,原本漆黑一片的房间瞬间亮堂了起来。绚丽的灯光照亮了整个空间,灯笼高挂,置身于一片灯火通明,传统人物、吉祥动物环绕四周,并非静止画面,而是随着灯光作出动作的造型变化,花样百出,声色俱佳,热闹的氛围已经开始洋溢。
几个房间里大大小小、造型多样的花灯,只是陈柏华制作的无数个花灯里的极小一部分,真正让陈柏华大显身手、引得万民同赏乐的地方,还是南京秦淮地带,乃至更多大型灯彩展。
秦淮灯彩素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自明清以来由宫廷走向民间,为百姓们雅俗共赏。一览秦淮风光盛景,华灯初上,游人如织,水色荡漾,灯火倒影,一派繁荣欢闹、吉庆祥乐之景。
而悬挂于秦淮河岸照壁之上的“双龙戏珠”,这一南京夫子庙景区家喻户晓的大型人文标志,正是出自陈柏华之手。2000年,陈柏华接到任务要为夫子庙制作花灯,从主体选定到造型改良,足足历经了七年之久。
当这两条龙在照壁之上亮起的那一刻,站在河对岸的陈柏华油然而生一阵从未有过的感受:“我整个身体腾空50公分,因为它龙整个一亮,河里面倒影的两条龙,整个就好像这气势把我抬起来了,我那个时候其实是感到心情的无法比喻,就是一种震撼的效果。”
匚 从一盏小花灯,走向全世界
陈柏华的得意之作并非只此一件,从事花灯四十余年,经他出手的花灯已经蜚声海内外。秦淮花灯作为一张独特的地域名片走出国门,亮相世界各地,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让海外友人一睹中华传统文化风采,让中华的灯火在异国土地上升腾与闪耀。“我作为花灯艺人,还是感到非常的荣幸和自豪的。”
受人喜爱、赢得荣誉的秦淮花灯背后,是陈柏华自学成才所获得的一番成果。上世纪70年代,谁家盖房子就是件显耀的大事,张灯结彩迎新纳喜,家家户户都去观望贺喜。高中毕业后的陈柏华为村民的新房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花灯,被人大加赞赏,收到了一点回报,顿感自豪和欢喜。于是一盏小小的花灯,就成了陈柏华花灯之路的起点。
从二十多岁开始,陈柏华游历四方,立志拜一位师傅学做花灯,却始终没有找到。凭着悟性和钻研的劲儿,陈柏华与同行切磋,取长补短,在几十年的花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灯技艺和风格,如今成为了别人的师傅。
陈柏华手中翻阅的花灯草稿本已经泛黄,纸面上勾勒的是一个个用心绘制的花灯,线条简单却还原本型;拼贴的是一张张火柴盒面的火花贴,年代久远却没有褪色。
这是一位花灯手艺人珍藏的创作记录本,保留着一个时期最珍贵的记录,一经翻开,自有光彩。
匚 在另辟蹊径中,留下称心如意之作
“我的代表作比较丰富,一个是我自己创作代表作,还有一个就是我对花灯的研究开发上面可能比别人下了功夫。”
太阳能发电的可爱白兔,轮番滚动的川剧变脸,定时“喷火”的吉祥双龙......这些有着奇特造型和形式的花灯,都令所有人耳目一新。做人物花灯的人寥寥无几且人物花灯难度最大,陈柏华却敢想敢做地创作出高大的写实人物花灯,在所有的卡通人物造型中独树一帜。
勤于钻研、敢于创新的陈柏华做出了一件又一件别出心裁的花灯,而这些灵感则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参展、鉴赏,知识的学习、艺术的启发,上世纪的邮票、火花贴都成为创作的素材,古老的收藏品拂去时间的尘埃,也能在新的时代演绎别样的风采。
“我现在跟自己定了个小的目标,我每年要创作自己的几件比较称心如意的作品,我一年留下几件,在人生当中我要留下一些自己的代表作。”执于花灯,守于花灯,花灯的精彩,皆因陈柏华所点亮。
匚 灯彩之光,点亮一个人,照耀几座城
做灯彩的路漫长而辛苦,“累到极致”是陈柏华脱口而出的字眼。做花灯随之而来的劳累甚至成为了陈柏华花灯生涯上的拦路虎,好在幸运眷顾,身体恢复得很好,花灯的事业仍然坚持了下来。
女儿成为了花灯的下一代传承人,这份传统手艺的传承也落成了陈柏华的心安,相守了大半辈子的花灯,现在有了家族的延续,也让陈柏华欣慰不已。
夜色降临,灯火辉煌,花灯俨然成了黑夜里的主角,在漆黑的夜空下闪烁着热闹的色彩。每一盏花灯的背后,都连接着陈柏华散发的光与热,他虽在暗处,一经点亮,便光芒万丈。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昔日的繁华依旧在民间上演着,江南一隅的灯火飞向世界各地,点亮着不曾被照耀的天地,点亮着人们平凡的生活。陈柏华点亮了自己的那盏灯,也点亮了中华秦淮灯彩的世界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