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阅读他人本是从整篇杂志或其他文集的某一节单独拿出来的文章、而我在读完前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来源时,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会更专注、感受会更细致、体会会更深刻、理解会更透彻,总体体验比在知道自己读到的其实是某本书里的内容的时候要远远好得多。
这种现象或许很常见,但是又常常等到刚经历完这样的事情时才会有所体会。如若觉得上面的叙述太拗口抽象,不妨把这个例子换个场景再次理解一下。
这天早上,小明懒得写作业。因为他面前的作业有好一大墩,他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就是讨厌被要求只能从头到尾地把作业写完。可是后来小明爸爸看不下去了,晚上随便抄起一本练习册就向小明提问,小明诚惶诚恐地顺着老爸的安排把那本练习册的题目给做好了,这才叽叽咕咕地说:“早知道这些题目原来不仅这么容易而且还这么少,为啥我早上就没办法写完呢???”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我们似乎是更容易接受做零碎的任务而怨恨“一条道走到黑”式的工作的(尽管你可能“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这也不难解释为何身边的人可以天天阅读微信公众号,却难以静下心来读一本大部头,哪怕是手机里下载好的那种。
如今,碎片化正成为信息产出形式的趋势,这可以极大地便利大众学习新知,提高姿势水平。就如上述情况那样,如果小明能够主动使用“从老师布置的作业中一道一道地抽出题目”这种方法来写作业,那么小明就不必为自己之前由于“完美主义”造成的拖拉感到后悔了。问题在于,如果小明并没有那么一个厉害的老爸来帮助他“碎片化学习”,而他又是那种无法主动去做“分拣练习册里的题目”这种事儿的学生(毕竟要知道,“把所有的作业题零敲碎打”这件事也可能会像作业一样容易拖延啊!),那是否就意味着小明交作业时就会狗带呢?
另外,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以“碎片化”的形式来传播。小到某些专业学科的知识、大到高度凝炼的知识体系,那些整体性很强的内容若用“碎片化”的方式去学习,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这样的知识是不是就必须直到自己找到大块时间才能吸收、而且没办法愉悦地去学习了呢?
想到这里,细思恐极。如果有些重要的学科必须要经历“吞鸡蛋”的痛苦才能学会,如果这个世界的大部分知识都无法通过“(科学的)碎片化学习”达到与“专事专办”相近的学习成效,如果我们无法靠自己将大部分知识“碎片化”,那就意味着学者和大众之间的“认知壁垒”永远隔着一道“刻苦耐劳”的鸿沟,科普工作者的努力远远不够,而普通人离开学校后的所谓“努力”在大牛看来都微不足道。这些困惑也许以前就有所解答了,也许现在正被一些有识之士努力攻克,也许在将来也很难给出最好的答案。我会继续寻找它们的答案,也相信学习这件事也可以在真正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进行。
倘若此文的观点有错漏偏差之处,欢迎理性探讨、批评指正。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前,请通过简信联系本人获得授权。抒发感受,反思所为,自我进化,咬牙前进。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