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公务员考试季节,好多同事都向我咨询子女参加公考的事宜,什么岗位报考,什么如何复习,如此种种的问题,一年又一年的重复,但回忆这个功能很奇妙,这样的问题总是会让我想起我公考的。第一年觉得自己很牛(笔者学生时代成绩一直很好,特别数理化更是班上前几名),报了一个自认为100%能考上的岗位,结果以2分之差无缘面试,这对我打击很大(原本打算考研究生的,后面思索再三还是决定工作,主要是大学游戏打多了,书本肯得少)。这里先做个自我介绍,就是某部打杂小能手.
家里给找了几个工作都没有去,决定在家全职备考。立志成公(这里值得说的是,笔者平时比较喜欢朝九晚五的工作,工作规律,自由支配时间多,后来进入体制后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这里先不说,以后你们考上会懂的)。在家全职备考期间,总结前次考试的经验,一是由于自己的基础不够,虽然理科方面的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较为强悍,但时间消耗多。言语方面基础不行,正确只在75%左右。二是申论建立系统的逻辑框架,自己的话多,材料用得少,无法从整体去把握申论材料,分数也只是在平均水平左右。
做菜先做拿手菜,唱歌先唱不走调的。决定从自我认可程度最高的行测开始,用三场战役拿下这个科目:
第一场,基础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战争胜利的前提条件,得下大功夫。先是通过五套行测真题(国考、省考都行),发现自己武功缺陷。再有争对性的学习。例如:五套题中,我是言语模块丢分过多,先把错题找出来,做个表分析是主旨题型,还是细节题型,还是逻辑填空等等。要分晰,越细越好。这样才会最具有针对性的去找相应的视频来看,学习技巧和方法。再用某笔把这个模块的题目全部刷一遍后自己总结出这一类题的刷题方法(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同学说我刷了多少多少题目,最后还是没有高分,就是总结不到位,自己想一下都知道,所谓的行为都是由方法论指导,而方法论是什么,就是你的思维框架啊!没有形成体系,怎买做题,对于每一题你都是新题,那去考场就是浪费时间)
(举例子(2017年422联考20题):植物或许被低估了。它们不仅记得何时被人触碰过,而且有研究表明,它们不必借助大脑或复杂的神经系统,就能进行复杂程度与人类不相上下的风险决策。面对两个花盆——其中一个营养含量恒定,另一个营养含量变化不定——如果营养条件足够差,植物会偏好神秘莫测的那个花盆。也许,这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赌博输钱的人会继续赌下去,为什么在寒冷夜晚里,鸟儿即便不知能找到什么也要四处觅食,而不是守着数量确定却不够吃的食物。
以上文字意在说明
A恶劣条件下放手一搏,希冀求得生机或许是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选择
B植物能进行任何复杂程度与人类不相上下的风险决策
C植物懂得在危机中铤而走险,竭力求生
D放弃已知的、确定的,选择未知的、神秘莫测的,是有机体的普遍选择
此题为主旨题。通过分析文段结构得:此文段为并列结构,所以答案只能是全面概括,不能是概括重点。BC是以偏概全,D无中生有。答案选择A,把植物、鸟、人遇到困境的做法全面概括。
第二场,攻坚战。这场战役持续时间最长,也是最枯燥的。通过第一场战役后,基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段时间就是把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刷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刷题不是单纯的刷题,前期需要把解析多抄写几遍,后期尝试自己写解析,再拿出某笔或者一些好的解析来对比不足的地方。很多机构的老师说不要刷模拟题,其实真题数量就那么几套,刷上几遍后(以2018年基数年,最有参考价值的真题为09至17年,如果非要说含金量最高的要属近五年的真题。)你会对真题有熟悉感觉,不用看选项也能选出答案,这样的刷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时候就需要模拟题来扩广思路。(在此我想强调一点,真题绝对比模拟题好)
以下面一个模拟题为例:
7辆不同的车停在7个不同停车位,仅有3辆车停车位,有多少种情况?
A.215 B.255 C.300 D.315
解析:此题为:错位重排的变形,可以加深我们对错位重排知识点的认识。
第一步:C7,3选出哪三个车停对停车位
第二步:剩下4辆车全部停错的情况:9种(有方法的呦)
第三步:根据分步相乘原则。最终答案为:C7,3 * 9=315种。
第三场,全胜战。这阶段一般距离考试只有半个月到几天的时间。很多同学这段时间反复刷题,其实这段时间最应该做的是巩固思维框架,把第一场战役的成果找出来,自己再重新回忆一遍,自己画一个框架图,再看看,再写写。刷一刷模拟题看看框架的不足和见见新题。以至于考试时候遇到新型的题目不会导致心神不稳。
总而言之,公务员考试就是那么回事儿。知识+框架+做题+总结即可。需要提醒三点:第一,第二场战役的时候记得要掐时间做题,不要题会做,时间不够就悲剧了。第二,一定要用方法,不能硬算,每个模块都有每个模块的思路。第三、要记住,公考考套路,不考智商。
�w<�]��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