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从图书馆随意选的,原本是打算随意看看的,估计一天左右的时间也就看完了。后来看了一部分,发现不太容易看下去,有些观点又比较认同,同时也是我的困惑,就放慢速度,边做笔记边看。如今快半个月过去了,还剩一小部分没看完。
这本书以鲁引弓的四部小说(《小痛爱》《小舍得》《小欢喜》《小别离》)为引子,结合作者自己的感悟和担忧,表达作者的教育观点。其中,很多文字,我特别喜欢。
我们要培养人格健全、能为一生幸福奠基的孩子,我们不能让教育成为一个摧残人、伤害人的痛苦过程。
我们要真正瞩意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学会独立思考的人,不能把一些充满灵动想象力的孩子,改造成仅仅满足自身期望的样子。
我们要从终身发展的视野,从整个人生的立场去看待教育的意义,不要过度迁就一些即时的、短暂功利性的需求,把一些不必要的负荷加诸孩子头上,让他们在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压力下喘不过气,却漠视和遗忘了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生命的本真需求。
我们要把握好“面向未来”与“现在幸福”之间的平衡,要努力在“可行”与“可能”的缝隙里寻找一缕通透的阳光,帮孩子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要让育人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要把“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唤醒”理念当成自己的贴身之物。
爱,是一个生命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因为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人备感快乐。可是我们很多人,哪怕是早已经有了孩子的成人,拥有的却只是一种“童稚的爱”“不成熟的爱”:“他们是永远期待着的人,是抱着希望的人——却又是永远失望的人”。
我们表面上是在“给予”,给孩子提供好吃的、好玩的,花钱为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花时间陪他们做功课到深更半夜,诸如此类,但我们的重心却是落在“索取”上的。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渴望孩子在学业表现上给自己的付出以回报,如果回报不理想,如果孩子没有成为我们期望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就会失望、暴怒。对父母来说,这样的“爱”其实质是一种控制;对孩子来说,这样的“爱”反而构成了一种负担。
我们总是给“望子成龙”的心理赋予很高的正当性,可是凭什么呢?如果孩子没法成为一条腾云驾雾的蛟龙,就做一个人格健全的普通人不行吗?我们在对孩子的表现失望之时还很喜欢咬牙切齿地说“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可事实就是并非所有的铁都能成钢,并非所有的泥都能扶上墙,如果不从孩子实际的兴趣点和能力值出发,只是一味地苛求他们去做自己不想做、做不到的事,那么除了让亲子关系变得恶劣,让父母和孩子一同经受挫折感、失败感的折磨外,不会有任何收获。
今天很多70后、80后父母之所以固执地、不惜血本地要让孩子上名校、读民办,逼着他们熬夜做题,赶着他们拼命补习,除了出于一种随大流的跟风心理,出于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集体无意识焦虑之外,恐怕多少还有一种“复制”心理和“补偿”心理在起作用。
“复制”心理:我自己当年就是通过苦读,通过一遍遍刷题,终于在残酷的竞争中考上大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灌输怎么啦?填鸭怎么啦?应试怎么啦?人生就是由一道道关卡构成的,过不了关,不可能有幸福。只要今天整体上的应试环境不变,你就得给我死磕!
“补偿”心理:我小时候没条件好好上学,上学的时候也没有好好念书,结果一事无成,老大徒伤悲啊。你得给我好好念书,培训班咬着牙也得上,读书升学,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呀。
一般来说,事业极其成功的优秀的父母较少因为孩子不像自己或不如自己而感到尖锐的痛苦,他们能把许多家长梦寐以求的那种“成功”看破,“不畏浮云遮望眼”,他们能够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健全的价值观、较强的反思能力,不盲目“望子成龙”,不把“育儿”这件事弄得那么拧巴,而是会用一种沉淀下来的睿智,更为理性也更为开放地来看待一个人的成长。
恰恰是自身正处在平庸与优秀临界点上的父母,反而会因为孩子的不够优秀而抓狂。或者说,我们恰恰因为自己不成功的事业,才更偏执地把自己的意愿和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
而我们因为自以为付出太多,投入太多,所以也就想当然地认为拥有在许多方面支配孩子的权利。
被选择和被决定的人是无辜的,就像那些总是被父母选择和决定的可怜的孩子。想想,孩子的天智是遗传自父母的,他学习不好其实应该怪自己,不是吗?如果他的学习成绩跟学习态度、习惯有关,那么他不好的态度和习惯很有可能也是家长养成的,父母首先应该反思的是他的态度、习惯为何不好。如果孩子在日常行为方面也让人头疼,家长可曾想过,或许恰恰是自己太多无意识的言行、与家人的相处方式、营造的家庭氛围、看待世界对待他人的情感方面存在欠缺,才是孩子各方面表现不佳的前因。
一个作为“表象”的孩子是身为父母者“意志”投射的结果,是父母一切行为总和的产物。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满身缺憾,又怎能要求孩子完美无缺?
用一个生命承诺另一个生命,相信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最初是有这样的决心的,但是当走上一条教育的荆棘路以后,这样的决心和初心都被扭曲了。这个被“抛”到世界上的生命,开始承受来自父母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错误的后果,要来赎还我们在他一路成长的途中制造的或大或小的罪过。
人们习惯于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其实,就教育对象而言,爱是没有条件的;但就教育方法而言,爱的施予是有条件的,“在有条件的情境下施予爱,才能让孩子们学习到,在什么情境下应该表现什么样的行为,如此方可获得他所需求的爱的满足”。但张春兴特别强调,这施予爱的条件,“必须以孩子能力所及与能够自主表现的行为做基础”。
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兴趣,懂得孩子的长项和短板,认识到他的“能力所及”和“力不能及”,感知其可能性的边界,探触其潜力的最底部和最高值,悦纳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优势和欠缺,然后提出合乎情理的“爱的条件”,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地做到最好,家长并适时地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令其感受成功,体验到“爱的真实与价值”。
什么才是对孩子最适当的爱和管教?用张春兴教授的观点来说就是:一、对孩子的要求是他做得到的。二、对孩子的关爱是他所需求的。三、对孩子的奖惩是他所理解的。
在“不严”和“过严”之间应该是教育的常态,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可以承受适度压力的合理区间,让他们的心灵从稚嫩慢慢走向坚韧。可能很多人都是这样,包括我自己,在讨论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谈论已经酿成恶果的事情时,各种道理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这个“不对”、那个“不应该”。但缺乏的是一颗体贴之心,很少会试问一下,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有没有某一个时刻,也会感受到某种几乎无法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天踏下来了”的错觉。
最近给儿子加了钢琴、英语、绘画,加上一直在学的体能和乐高,寒假还有围棋,他一下子忙了很多。我不能完全确定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些选择的出发点是他的兴趣,但不排除我的虚荣心和作为家长的压力。我一直比较困惑按照目前的经济能力和我的格局,我能如何培养我的孩子。今年掏空家底贷款买了学区房,经济压力很大,但我也不能保证学区房就是个正确的选择,它就像是一场博弈,孩子成材了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可如果孩子非常普通呢?我还能笑看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