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好几天的公开课,今天上午终于拉上了讲台。已经不是第一次新到一所学校,故也多次作为新老师上这样的课,以前的学校叫法温软一些——“见面课”!这所学校称它——“过关课”。
上完课,心中又是诸多遗憾。还不知道能否算过关?忐忑中先记下几点思考吧!我怕后面一忙,又把这些珍贵的所得抛之脑后。
决定上童诗习作课,可以说是“蓄谋已久”,却一直没敢尝试。那天被突然叫去报课题,便没有任何犹豫就写下了“轻扣诗歌的大门”这个主题,然后周末两天着手准备,星期一试讲,组内老师提出不少意见,再修改,再试讲,总共两次,第一次却比第二次效果好很多。
第一次试讲,来了五位老师听课,包括年级组长,她们对教学设计提出了不同意见,我都一一改进。其中有一点至今未能释怀:作为新老师,学校可能还是希望你们上课本中的内容,你上这个内容书上没有,可能评课时会被质疑……最后我还是固执了一回,虽然冒着“搬起石头打自己脚”的危险。只是选材时,改成了六年级上册语文书上的内容,为了避免“不听教悔”之嫌。
后来,年级组长在评课时说,用六年级教材教五年级学生,他为我捏了一把汗。我倒从没为这个问题担心,只是课后,为自己诸多没处理好的细节捏了一把汗。
上着上着,脑子里就成了一片空白,明明应该这样处理的,结果变成了那样。可能是关注课堂以外的东西太多,以至无法一心一意上好课。我常教育学生:“走上讲台,你们的眼睛里只有老师,只看黑板。”其实我自己又何曾做到眼睛里只有学生呢?
这一次的教学设计,是我最满意的一次。这要归功于唐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给我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昨天,我在第二次试讲的时候,课上到中途,一位素未谋面的老师来到教室后门边站着听了一会儿。
下课以后,她给我提意见的时间,比她听课的时间还长。一针见血的指出,都直逼问题的要害,就在那一瞬间,我感到我又遇到了生命中的一位贵人。这些年来,每次上这样的公开课,我都是一个人闭门造车,其间也有向别的老师请教,但都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唐老师却完全不一样。在她来我教室门口前,我们根本就不认识,她却像教导自己多年的徒弟一样,耐心细致地给我讲解、分析,怎能不让我感动呢?重要的是,她说的条条在理,所以聆听教诲之后,我午饭也没顾得上吃,就忙着把设计改好,准备让她再次修改。
晚上,她通过微信,又给我提出了许多建议,诚恳又谦虚的言辞中是满满的鼓励。那一刻,我感到好幸福,我对她说,她是我来这所学校收到的第一份感动。一直以来,我都分外珍惜那些能在你面前直言不讳地指出你问题的人。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成长。
公开课是结束了,但我会继续向唐老师学习,向更多的比我优秀的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