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几位朋友在谈怎么看书,所以就打算写写我是怎么看书的。
纯粹是因为今天没写过东西所以打算写一下,大家别误会。
------
其实,我看书很少。
非常地少。
我一直认为如果有人的阅读量比我低的话,那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
不过,好在,教科书看得还算中规中矩,不多不少,论文看得也还凑活,所以还能在这里大言不惭地谈怎么看书的问题。
我看书的习惯,大致是根据看什么书而定的。
比如说看小说,就从头到尾看一遍,大致剧情明白了就好了。
偶尔会有一些很激起人思考的,比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和《信》,看完以后就一边照着记忆翻书,一边写读后感——看完和写读后感这两件事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在三天内,三天后即便再有写的意愿也不会动笔了,算是一种习惯……所以《缺月梧桐》的读后感到现在都没动笔……
小说类基本都是看一遍过,大致剧情也就记住了,除非写读后感需要,否则不会翻第二遍——三体三部曲也是如此,看完写完读后感之后,这套书就送给一位也很喜欢看科幻的女生了,然后她就远赴他乡了。
和小说类不同,基本别的所有类型的书,我的习惯是一边看一边写弹幕。
如果是实体书,就在页边留白写弹幕;
如果是电子书,那就划句写弹幕;
实在不过瘾,就看一句切换到Evernote里喷一句,比如当年读《失败的逻辑》前三分之一就是这样。
所以,一本书看完,基本弹幕已经布满整本书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
如果这本书在弹幕喷了一遍之后,感觉黑又再翻翻的必要,那就会读第二遍。
和第一遍不同,第二遍主要是梳理脉络——弹幕都是针对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的,与上下文的联系较少,所以思考不免有不足的地方。第二遍做梳理,就是以弹幕为基础,联系上下文来做整理。
这样整理下来的东西,就是我所认为的这本书的整个脉络了,以及基于这个脉络的个人理解。
大致到这个程度,这本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然后,如果感觉还不过瘾,就会再给予这份脉络做一次整理——这里整理基本上就不看书了,完全是根绝记忆和第二遍整理出来的脉络来做分析——分析的目的是将它最本质的意义给提炼出来,整理成最精简的内核,并且和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做对应和关联——这个过程中,原书仅仅是在某些细节上需要精确性求证的时候才会用到。
如果说第二遍看侧重于书内知识点的脉络整理的话,那第三遍读就侧重于将书本知识和自己的知识做整合。基本这遍看完以后,这本书就彻底消化好了。
当然,实际上所发生的,是第三遍读完全发生在平时手上没书的时候。比如上下班在地铁上,或者晚上跑步的时候。将几个问题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地想,想明白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融合了。
最近重拾思维导图,于是第二遍读完以后就可以考虑根据弹幕来做一张知识点脉络图,然后第三遍读完以后就是一张抽象的知识网图——而这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张图。
当然了,现在生活时间紧迫,所以实际上也没多少书我会去读第三遍,第二遍读完基本就可以了,留着万一以后和别人扯淡的时候需要再来看第三遍。
所以,就实际来说,我一本书最多只看两遍,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