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邱慧)7月11日,我校信息学院赴四川省成都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8人出发前往成都开展为期一周的竹琴调研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四川省博物馆、成都市艺术团、成都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等地。14日上午,竹琴传承人谢赤非老师为实践团同学们详细讲解了竹琴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表演方式、现状等。
历史久远,随时间发展中
据谢老师给大家介绍,竹琴最早起源于唐朝的宫廷音乐,作为一种伴奏乐器,后来流传到道家(相传张果老的法器便是竹琴)道士免费演唱《道德经》、《二十四孝》等来宣传道义。清朝后全部是盲人在街边坐唱赚钱,后进入茶馆客栈坐场,以养活自己。解放后,竹琴快速发展,进入大型演出阶段,艺人加入曲艺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的师爷杨庆文打破传统的坐唱,首创站唱表演,增加了竹琴艺术观赏性。直至今天,竹琴艺人们不断创新,使得这一古老艺术与时代接轨。
渔鼓道情,道破世间人情
四川竹琴,鼓面用鱼泡做成,因道人手持竹简板、竹筒,故得名“道筒”或“道琴”(道情),演唱内容多与孝道有关,故为“道破世间人情”。
(队员学习中)
传承困境,鲜少有人问津
据谢老师介绍,以前主要是师徒面传心授,现在因科技发展,可以通过手机录制方式让学生可以反复听。而目前竹琴继承也陷入了困境,现在年轻人在流行音乐等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对于这种传统艺术的关注。由于竹琴目前是纯手工制作,且对于材料要求较高,制作时间长,故有“上代人备料,下代人用”之说。目前艺术团只有一个竹琴手工艺人,且年事已高。谢老师说,目前传承情况很恼火,一年大概只有50场演出,皆为公益演出,平时我们也只能在办公室里彩排。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老去,竹琴日渐式微。
通过此次的采访,我们对于竹琴这一古老的艺术也有了更多的兴趣,谢老师也说目前就是只要有人要学,他就可以免费教。计科1503钟瑞学过后觉得十分有趣,两个手要协调,两个手要放松的同时又要控制乐器和节奏。希望通过此次我们团队的实践,让更多人关注到竹琴,为其注入新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