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钏是金钏的亲妹妹,和姐姐金钏同为王夫人房里的丫头。
她的姐姐金钏跳井死了之后,王夫人便把金钏的月钱给了玉钏,让她拿了双份。
这人死了终究是不能复生的,这件事情对于玉钏来说将是抹灭不了的伤痛。可无奈生在底层,这人命就难免被视为草芥。
金钏和玉钏,姓“白”。
一个是“金”,一个是“玉”。
“金”字有点雍容华贵,而这“玉”字就偏向于清冷孤高。
金钏活泼开朗,像一朵盛开的红玫瑰;玉钏寡言低调,像一道清冷的白月光。
玉钏大概从来就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姐姐在时,或许还能跟姐姐说上几句话,只是这姐姐一走,更无一个可以说话的人了。
只不过沉默或许也是好的,老话说的还是对的,这做人呐,言多必失。
姐姐的死归根到底还是“祸从口出”,太口无遮拦了才遭此冤债。
那自己也就吃一堑、长一智吧,更何况自己本来就不是爱出风头的人。
与其被忘却在角落里,也不要做那出头的椽子,保不准明儿又是怎么死的。
最关键的还是身份限制了自由,因为生在底层,所以更要守本分守规矩才不至于走姐姐的老路,重蹈覆辙。
金钏平生是爱热闹、爱交际,甚至在《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湘云带了戒指来还有她的一份。
湘云说道:“袭人姐姐一个, 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
她至少没有想到玉钏,而是金钏。
可是,即便姐姐生前是这屋子里头的大丫鬟,按理说和袭人她们的地位是一样的,而且也因为她性格开朗活泼的关系,结交的人也广,看起来朋友倒是不少。
只是一旦犯了事,要被赶出园子了,落得个这样的结局时也是没有人能帮助她的。
最多只能落得个生前相交过的感叹几句可惜,或者也会有一些面和心不和的暗地里笑她们家的人,来落井下石。
不过又能怪谁呢?
谁又有能力保全谁?即便是那个所谓的“怜香惜玉”的宝玉,不也在王夫人打骂要赶出姐姐的时候只顾自己跑了吗?
所以玉钏一直深恨宝玉。
在《红楼梦》 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王夫人叫玉钏去送荷叶汤,这玉钏自然上头发派什么任务是要照做的,只是一见了宝玉便想起了姐姐的死,便又勾起那些伤心的前尘往事来。
虽然宝玉见到她也很惭愧,甚至为讨她欢心又是低声下气又是说哄人的话,甚至烫了他自己都不知道。
可是玉钏即便面露出三分喜色又真的能释怀吗?
本来就是身份不平等的差异,难不成她还真能一直冷脸不理人,这样可成?
那宝玉屋里头那么多姑娘来来往往,要是看着了,说不定还要觉得是她自己不识抬举呢。而宝玉这个人总是有些痴处的,要是姐姐妹妹们不理会他了,他又要纠缠上去直说到你好了才是。
所以玉钏哪怕是应付也是要应付的,也只能怪自己的姐姐命苦了。
如果真的宝玉一两句话就释怀的话,那也不会在《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这一节中独自黯然神伤,谁都不理会了。
那一天是熙凤的生日,那么多人在想着如何巴结熙凤,如何去凑热闹,可玉钏不。她平日里似乎也很少参加这种热闹的聚会,更兼着今日是姐姐金钏的忌日,她更加是没有心情的。
所以当宝玉出去祭奠完金钏之后,刚至穿堂那边,就看到玉钏儿独坐在廊檐下垂泪。
只是一见到宝玉来了,她立马便收泪说道:“凤凰来了,快进去罢。再一会子不来,都反了。”
然后当宝玉陪笑问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的时候,玉钏却不答,只管擦泪。
当然,至于玉钏知不知道宝玉是去祭奠金钏并为此对他再次谅解一点,书里面似乎也没有明说。但是对于玉钏来说,在心怀悲凉之情的时候,周围热闹的景象只会让自己更加心生悲凉。
或许这就像是黛玉在“焚稿断痴情”的弥留之际,贾府却在热热闹闹地举办宝玉宝钗婚礼吧。
“以乐景衬哀情”的心境大抵如此。
只是玉钏看到宝玉来的时候,立马收泪,立马让他进去而不是安慰自己,也是跟她不愿意惹人说闲话有关的。
金钏的死,让她更加小心了。
而且姐姐的死和宝玉脱不了干系,她又怎么能不吸取教训。
更何况,今天贾府是热热闹闹替琏二奶奶举办生日宴会的,要是被人家知道这一天她在这角落里抹泪,说不定还要说她晦气扫兴,不识时务。
要是因为被人家知道扫了琏二奶奶的兴致,又可以大做文章了。
这府里头什么样的人没有啊。
而且这会子大家都在找宝玉,更不能被人看见他搁在这里同自己说话了。
要是再被人看见了,自己更是有理说不清,而且姐姐的事情宝玉还逃了呢,他的担当真的值得令人怀疑。
有人评价说玉钏没骨气,怎么姐姐因为贾府死了,自己却还在这里卖力气。
这其实可以理解,底层劳动人民家庭的孩子,当了奴才,有了主子,就是主子管了,连父母都插不上手。
如果她因此离开贾府,家里还要多一个人的开销,还不如在这里拿双份月钱。
人有时活着也得估量实际情况,而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
但她心里的悲伤也只能藏着掖着了。
更何况,现在家里就她一个女孩儿了,至少活着才有希望吧,不然父母亲也就彻底没指望了。
不过关于玉钏的结局考究成果是令人觉得有点诧异的。
在《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的相关内容是这样的:由于王夫人逼死了玉钏的姐姐金钏,玉钏便对贾家人怀有怨恨。当贾府被抄后又遭遇贼寇光顾时,玉钏却带领二三十个丫鬟小厮来投奔加入贼帮,劫掠贾家余财。
对于这样一个结局我不置可否,因为谁说人心会变?又有谁说人心不会变呢?
或许有什么误会呢?也或许是悲伤沉痛压抑久了呢?
不免有点一报还一报的意味。
但不管怎么说,玉钏在园子里的时候还是活得很低调小心的。
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