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冈仁波齐》是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文章和影片花絮。再次勾起了我对西藏,这个有着“”神秘传说”的地方的向往。我一直说我有西藏情节,从第一次看到布达拉宫的照片时,我就对自己说,这个地方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这个愿望在心中酝酿了20余年,布达拉宫、大昭寺、珠峰大本营、纳木错……虽然一直没有成行,这个心愿却一直萦绕于心。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要去西藏?因为我没去过,因为我喜欢那里的蓝天和云朵,相比较于布达拉宫,我更喜欢大昭寺,我渴望有一天,能站在大昭寺里,仰望天空,体会阳光照耀下的寒冷,一如那年朋友从那里传来的照片一般。每次看到与西藏有关的图文,都会有一种身未动,心已远的冲动。
我说我与西藏有不解之缘:
并没有遗传到父亲的声乐天赋,对《天路》、《青藏高原》可以过耳不忘,从不敢在父亲面前开口,却敢和父亲对唱这两首歌,窃喜,居然得到了父亲的指点和赞扬。 小区对面有一所中学,从未对外招生,里面全是西藏的委培生;校馆楼宇全部是仿布达拉宫的建筑。儿子五年级的时候,首次对外招生初中汉族班,300分的满分,居然要到296分才有资格报考,无论如何儿子是没有希望入学的;冥冥之中,老天成全,儿子小升初那年不以成绩论英雄,全部改为摇号入学;3%的概率,儿子居然顺利入围,公布名单的一刻,我比他还兴奋,第一次去开家长会,在校园里自拍,在朋友圈留言“假装在西藏”,种种行为被儿子揶揄为“病人”也乐此不疲。 总是支持儿子邀请西藏的同学来家里做客,听他们讲述游牧的生活,听他们讲述他们的信仰,听他们讲述他们的朝圣……这些孩子的眼中有着少有的纯净,他们是一群要被汉化的藏族孩子,5年的备考,4年的大学,9年后他们终于是要回到西藏去的,我只希望,到那时,在他们的眼里还能有除此清澈、纯净的目光。
第一次看到《冈仁波齐》的电影介绍,使我回想起六年前,青海的塔尔寺和青海湖,那是我到过离西藏最近的地方,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朝拜人们,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奶奶,80、90岁的样子,就从我的脚边拜过,她的眼中只有朝拜,那种眼神是那么坚毅,那么与世无争,仿佛除了朝拜,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她一直喃喃低语,我听不懂,也许她也不需要别人懂吧!像老奶奶这么虔诚朝拜的人很多,看他们一步一步磕头前行,从心底对他们肃然起敬。当时不理解,却能感到圣神和震撼,这么多年过来,从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好像稍微读懂了一点,西藏用它的宽广和圣洁,哺育了藏民,接受、面对、理解、放下,这也是人生的真谛吧!洛若寺活佛评价陈坤的书,突然走到了西藏,比想象更美,突然走到了心灵,比想象更辽阔。继续酝酿我的真正的西藏之旅,天路、天葬,神秘而神圣,那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中午午休时间去影院看了《冈仁波齐》,一个人去的路上,还在想会不会被人嘲笑,一个人看电影。闹市中的一个影院,用了最小的一个放映厅,上座率50%左右,出乎我的意料,看这个电影的人大多都是一个人,星星点点的几个是结伴而来,基本都是中年女性。影片的节奏很慢,情节也特别简单,画面唯美的令人窒息,可以看出是纪实的拍摄,没有使用任何电影特技的痕迹,很真实。前面差不多30分钟全是藏民的真实生活,可以穿过屏幕感受到那种淳朴、那种善良、那种宁静中隐藏的挣扎。从这一群人开始走上朝圣之路开始,影片的画面基本全是朝圣--扎帐篷--诵经--休息--再出发,日复一日。每一个朝圣的人都有一个目的,或祈福或救赎,每一个朝圣的人也都有一个故事,朝圣之路,他们会遇到其他的朝圣人,也会遇到对他们视而不见的人,或交集、或错过,余他们而言都是过客,他们只想着自己的朝圣之路。在朝圣的路上,他们祈祷、他们祈福,但他们依然会生病、依然会有意外发生,死亡、出生……如常经历。其实朝圣,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是一种救赎,一种心灵的慰藉。朝圣,使他们在一种漂泊的状态中获得内心的安宁;朝圣的路上,行走的不止是身体,还有心灵,还有思想,他们的豁达、他们的与世无争、他们的坚持、还有他们的善良;都是对现实的拷问。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多少人在寻找内心的平静?在人们都在“向死而生”中挣扎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在寻找内在的灵魂?在西藏,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在朝圣者的身上,我看到了难得的安宁与平静,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在朝圣者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渺小,天有多高,地就有多厚,豁达处之,谁也不必在意别人,谁也不需被别人在意。
西藏,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也许独行,也许与人相伴,总之,此生,一定要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