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向上的演变,不是某个人的功劳。
接昨天的工作,给TT做基础的培训。
可独立完成自动构建,让他知道各种工具使用的最简单理由,讲从入门到中级技能的5项要求:
一:入门的30小时视频(功能、接口、性能基础)并提供视频链接。
二:软件开发流程和对应的软件测试流程,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提前准备,而不是等到了指令才开始。
三:多问为什么,连着问三次,也就是理由的理由的理由。
四:从入门到中级的测试,可以把测试当作验证,验证需求上写明白的每个点,验证研发说的每一个实现逻辑,验证自己给出的每一份文档。
五:给运维应该给什么,因TT之前是运维,这里讲诉的简单,只要想下如果是自己去升级,应该要有什么,就这些应该要有的准备好就OK。
额外就是汇报,在项目中主动和项目经理说自己进展。—这一点很多测试都做不到,有两个可能:忙了一天都不知道自己了什么,对项目上有什么影响,另外就是不会总结(无法用文字表述清楚)
这五项的做好时间:半年的实践期。
下午:检查TT的工作,用例和用例执行。首先是用例,接口用例写的很好。界面功能用例-写的粗糙,需要再修改。
再是执行,当前8个接口,主功能都已OK。在测试过程中没多做干预,研发提交了2次代码(修BUG),他独立做了2次自动构建,少不了他自己的努力和研发zbl的指点。
带他去参加读代码,让他知道,研发可以给测试讲什么。并和zbl沟通,这个项目读哪些代码最有利,约定下周一读订购和鉴权逻辑。
听研发读代码
第一次成员参加时都是反馈听不懂,完全不知道思路往哪里放。
于是我们私底下一起重读,读到不懂,再跑去问研发,如此反复,第二次成员感觉明显好了点。
读到第四次,成员们的大脑就开始接受这种模式了,开始有反问。
现在对读代码的态度比之前积极多了,懂/会才会有兴趣。
讲这个是想说:第一次听不懂是正常现象,多听几次,给大脑一些时间,它会自己学习,从不懂到懂的。
合并GYX提交的代码,写的很好,基本功能都已实现,在她基础上修改了表字段类型,增加发布功能,页面展示上做些细节的调整,就可以发布出去,进入试用阶段啦。
很为她感到高兴,从不会到会,迈出了第一步,而她这种行为会带来较大正面的影响力,会突破其他成员自我设限的心理防线,也会加入自研的队伍,而我只要等待即可,他们会自己成长。
我是生活分割线
今日,大雨如注,玻璃洗刷的干干净净,外面的世界更加明亮了。
昨晚和yz聊天,耽搁了妈妈看夏沫(没给她投屏),今日赶紧给她投,原计划陪她看会电视,后来再处理XZY的事情(大雨飞机延误)。
我出门较少,对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该怎么处理没有经验。
查天气到晚上12点都去大雨,飞的可能性较低。
百度一下这种情况也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
问飞行经验丰富的YZ,是不是可以退票去住酒店,然后等第二天再飞,YZ说一般机场会有安排住宿的,可以考虑安排退票。
XZY偏向等待,而我可以做的事情帮他请示领导,并告诉他公司同意可以不等机场处理自行退票,让他多一个选择。
想象一下如果他半夜还等在机场,不知道会以何种心情在等待。不愿意他去面对这样的场景。
表姐的女儿今天生二胎,妈妈忍不住感慨一番,她亲姐(我姨妈)都当太奶奶了,她的儿女还没有成家,在乡下都是要天天被骂的。
想起沈从文以一个乡下姑娘萧萧所看到的世界讲的一句话:“她们年纪有老到二十四岁还不肯嫁人的,有老到三十四十居然还好意思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