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知道我会死在何处,然后我永远不去那里”from 查理芒格。
作为思维巨人的查理芒格,他已经将逆向思维完全融入在他的个人体系中,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逆向思维,这四个字即熟悉又陌生。
逆向思维的概念,我们都应该很熟悉,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可以把逆向思维运用到实际中的人,并不多。将逆向思维融入个人的思维体系,是需要我们在长时间的过程中,去做大量的刻意练习。在我的理解之中,逆向思维更像是正统思维之外的补充,它是我们兵器库中的一件武器,它可以让我们对某一件事情有更全面的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它也可以让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出一个选择,而这多出的一个选择,可能往往是解决事情的关键。
逆向思维的使用:
所有的思维模式,它的核心目的一定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解决问题的前提,一定是你可以清楚的认知,事物表象之下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故事一]孙膑智胜魏惠王
孙膑是战国时著名兵法家, 至魏国求职, 魏惠王心胸狭窄, 妒其才华, 故意刁难, 对孙膑说:“ 听说你挺有才能, 如果你能使我从座位上走下来, 就任用你为将军。 ” 魏惠王心想:我就是不起来, 你又奈我何?孙膑想:魏惠王赖在座位上, 我不能 强行把他拉下来, 把皇帝拉下来是死罪。 怎么办呢?只有用逆向思维法, 让他自动走下来。于是,孙膑对魏惠王说:“ 我确实没有办法使大王从宝座上走下来, 但是我却有办法使您坐到宝座上。 ” 魏惠王心想:这还不是一回事,我就是不坐 下,你又奈我何?他便乐呵呵地从座位上走下来。孙膑马上说:“ 我现在虽然没 有办法使您坐回去,但我已经使您从座位上走下来了。 ” 魏惠王方知上当,只好任用他为将军。
[故事二]宋太祖以愚困智
南唐后主李煜派博学善辩的徐铉到大宋进贡。 按照惯例, 大宋朝廷要派一名官员与徐铉一起入朝。 朝中大臣都认为自己辞令比不上徐铉, 谁都不敢应战, 最后反映到宋太祖那里。太祖的做法,大大出乎众人意料。他命人找 10名不识字的侍卫,把他们的名字 写上送进宫,太祖用笔随便圈了个名字,说:“ 这人可以。” 在场的人都很吃惊, 但也不敢提出异议,只好让这个还未明白是怎么回事的侍卫前去。徐铉见了侍卫, 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侍卫根本搭不上话, 只好连连点头。 徐铉见来人只知点头, 猜不出他到底有多大能耐, 只好硬着头皮讲。 一连几天, 侍卫 还是不说话, 徐铉也讲累了, 于是也不再吭声。 照一般的做法, 对付善辩的人, 应该是找一个更善辩的人, 但宋太祖偏偏找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去应对。 这一做法, 反倒引起了善辩高手的猜疑, 使他认为陪伴自己的人, 是代表宋朝 “ 国家级水平 ” 的人。对大国猜不透, 就不敢放肆。以愚困智,只因智之长处,根本无法发挥。
以上两则小故事,给我们展示了逆向思维的运用场景。但我们都应该知道,我们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往往都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它会更加复杂,更加的交错关联,而我们所有的思维体系,底层的思维结构,也都不是在单独运行,它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模块或者功能。
所有的思维模式,其本质来讲是一种工具,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工具永远只是辅助作用,真正核心的,一定是“能力”。而这个“能力”包括你所知道的知识,你所了解的常识,你所经历的阅历,这个能力更像内功,而思维模式更像招数。
我们的未来必将是会应对越来越多元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去习得更多元的能力,而当你拥有更加高纬的认知,你就可以以高纬打低纬,而你的思维模式将会使你事半功倍。
“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
我不愿成为手上只有铁锤的人,在路上,给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