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文心》豆瓣评分9.0,读过三分之一以后,以下是我的几点整理,希望对你们写作有帮助。作者:夏丏尊/叶圣陶
01.读文章里的景物是外部经验,只有自己的感知是消化过的经验。
文中通过讲解文章《秋夜》给予内部启发,让人深思作文的严谨。他们所说,古文和现代文其实并无太大差别,只是关系词不同,用字多少的区别,这么一看,倒显得浅显易懂。
我们做文章,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二要善于思考能给读者带来哪些用处,也可能是感人肺腑,治愈心灵,也可能是促人成长的等等。
在此之前,从未想过自己的言语有如此大的力量,所以,自己的内部感觉更为重要。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
开始读这本书,其实是难啃的。字字珠玑,对词语的研究细致到极点。但过后感想,除了感谢还是感谢。对单个词语的解释大为重要,从词语的性质,(形容词,动词,副词,名词等等)开始做学问。
文中有一处,也是我一些作者文里经常提到的,那就是文字从生活中发现,也高于生活。也许是广告牌上的广告语,也许是门前一副对联,都可以做素材,只要留心,这讲究的还是内外的平衡。
02.搞清楚我们作文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创作
文中提到的目的是,可能为了让大众知道一些道理,也可能为了记录生活。文中有句话说,“作文是生活,不是生活的点缀。”我想能把写作融入每天的吃饭喝水中去,才是作为写作新手的我该做的事啊!
文章的写作要贯穿实际生活,什么时代写什么时代的事儿,时事造就人才,我常羡慕民国时期,因为那时候才女胜出啊,之前听广播了解到,那个时期的作家不是富家女奢靡(比如陆小曼),就是生来命途多舛(比如萧红,张爱玲)。
她们口中的故事,都带有明显时代特征。
搞清楚目的,在文章便要字字搞清楚目的。哪怕是一个关联词,只要有丁点曲解作者观点的意思,就要斟酌着用。
每次,我写完文章都会读完修改,把啰嗦的内心描写删掉,把中心句尽量写的精美。读来自己写的文章,进步也是有的。
03.关于选书
这一点我要结合曾经听过李笑来的分享课来说啦,他说人们常要他列书单,但他却说,我们目之所及都会成文我们想写的素材,只要用心思考。所以不荐书。
关于这点,文心中有不太相同的说法,因着是对初中生的建议,所以按照年龄来选的书。对此我有自己的一些浅显的看法,无论写那种文体的文章,其实都要涉及一些,才能真正写好。但还是有侧重点的,比如像我经常写爱情文,就要多涉猎爱情题材的,从这个切入点开始,再蔓延,个人以为,这样妥当些。
题材还是取于生活,故事都是从细节里出来的。
文中着重提了下《辞书》,也就是我们的字典。在阅读的同时将不懂的随时解决是重中之重。
大多数人在给我这个初期写作人的建议就是,读喜欢读的书,也不无道理。有些书是很难啃的,实在读不下去,就换吧。现在对文章的包容性很强,无论喜欢什么类型的书,都能写出相应题材的文章,所以这点无需担心。
04.关于作文情感
情感是文章的中心。书中说,情是情感,意是意欲。对于所写的事物,从明白它是什么开始,到怎样处置它,再根据读者的范围,进行感情的抒发。
写情,必然写事。事情的概述要尽量简洁,切勿给读者一种记流水账的感觉,也不要有太多作者的内心戏,跟着主题情感走,才不容易剑走偏锋。不仅如此,文章的感情也不要半路言出太多分歧,容易跑题。
在讲解诗的情感抒发时,从题材开始讲起,比如现代诗通俗易懂,但有些诗却未必容易读懂。诗之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情感是一样的情感,只是表达的地方不同。
写出真情实感,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这一点考虑作者写文的功底了,同样的事物,有的人写出来像画,有的人写出来很普通。要用印象描写,也就是所见即所得,是脑海里有的成文的那些字,顺手写下来,运用部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把小事说出趣味。经常反复地练习。
05.关于修改文章中的毛病
我们写文章后,大都无法一气呵成。需要重复修改,从单个字词修改。记得之前听写作分享课时,老师说过,她出文章的数量很少,但是每一篇都改好久,直到自己满意,因此才有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说。
从文章性质,看模仿的对象。我们需要写什么性质的文章,再去模仿类似作者的文章。
文中关于讲故事冗杂也做了说法。本来一件很小的事,总是要说很多才能说清楚,这就要我们写过之后删减,抓住文章的中心,将中心句归类整理,写完之后经常反思,这样的话,就能提高写故事的清晰度,至少写出的故事自己读起来顺口。
思想习惯和言语习惯,是写文章最应该具备的习惯。也就是,文章传播出来的思想,和言语所带给人的意义。比如,三观要正啊,比如言语通顺不写错别字。
06.关于做文章的态度
关于写文章,应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字词都不是字面的意思,要勤于积累,善于思索。慢慢地知道的也就多了,脑袋里存留的墨水也就多了。
听过很多人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读过有感悟就要记下来。加以实际运用。
只有把每句话每个字重视起来,从做中积累,学习总结。我们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态度还体现在,对事物触类旁通的联系。凡是作文人的,都不是好吃懒做的人。大都爱思考。他们能从一种事物联系到另一种事物,比如杨柳惜离别。等等。
这是我看了三分之一的总结。有点啰嗦。就这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