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以707分考上北大的18岁女孩王心仪写了一篇关于对贫穷的思考的文章刷屏了朋友圈,文章中写到的故事情节仿佛似曾相识,契合每年关于高考相关的故事剧本,但寒门学子的真实经历及自强不息的正能量总是能让人深深感动。
感觉王心仪是脸上带着泪水微笑地写下这段话的:“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乐观的心态,如此大气的格局,怎能不让人感动。
王心仪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庭条件困难,妈妈体弱多病,姥爷生活不能自理,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全家全靠爸爸外出打工和仅有的几亩地支撑着。
生活各有各的苦,看怎样面对、怎样选择。很多寒门学子会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和条件较好的同学伙伴相互攀比,因为无法满足会埋怨父母无能,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郁郁寡欢一蹶不振。
王心仪从小就比较懂事,生活上帮助妈妈分担家务,在学习上一刻也不倦怠,面对一系列困难,她没有妥协,而是珍惜,并视之为人生财富。姥姥不幸患癌直到去世,大笔费用让本就难以维系的家庭风雨飘摇,这些不幸没有让王心仪对生活失去希望,而是深情地写到:“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这可能是她最深最痛的领悟。
“感谢贫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顽强自信乐观向上的寒门女孩形象。让贫穷成为自己人生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王心仪做到了。她深知唯有努力才是寒门学子的出路,通过知识才能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地考上北大,让知识改变命运,在她身上成为鲜明的注脚,也相信她的未来一片光明。
翻开中国农村娃命运的更迭史,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娃能够完整读完小学、初中,那是很不容易的,能够进一步深造的比例就更少了,更多的是走老一辈走的老路,早早辍学南下沿海地区打工,或进工厂、车间,出卖体力从事各种服务行业,他们成为了最初的农民工。虽然现在社会条件不断变好,农村孩子入学考学比例不断提升,好不容易省吃俭用考入大学,毕业面对残酷的找工作竞争,让他们对读书产生了怀疑,仿佛跳出农门又回到了原地。
在农村地区,虽然家庭条件各不相同,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缺席,必须始终贯穿孩子的成长过程。困难家庭的孩子不因条件差而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应该像王心仪一样,乐观、自强。对于这种条件的家庭,家长要正确引导,学校和社会应当为他们营造宽松的环境,以及必要的政策倾斜。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也不因此产生优越感,高人一等,好的条件更应该有好的作为,甚至接受必要挫折、苦难教育,这样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愿在农村地区看到更多的王心仪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