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北京的高铁上,邻座是一对母女。孩子大概两岁,母亲也就二三十。一路充斥着母亲骂骂咧咧的声音和孩子哭啼尖叫声。几乎全程10个小时不停歇,我不知道其他乘客的心里作何感想,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写下来一些感受。
在公共场合骂骂咧咧的人很自私但也理解,也许是因为没有公共意识,也许从始至终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无形中成了这样的自己。
相信没有人愿意留给别人糟糕的形象,更没有哪一个二三十岁的女性希望自己就是一个悍妇或是凶暴的母亲。对两岁的女儿说着不堪入耳的言辞,用粗暴的盲力拍打女儿的肢体,甚至连换纸尿裤都是在座位上倒挂着女儿任其哭喊。
说实话我很心疼那个孩子,因为对两岁的孩子来说,凭什么就要承受你的粗鲁,你的孩子看似你的孩子,但也是有尊严的独立个体,而你也不过是地上的临时妈妈,她并不是一辈子属于你。任何管教失去爱,都得不到孩子的心。
哭哭啼啼的孩子,表面上看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但更深层的本质也许是从未得到过真实的爱。打骂不可怕,但是打骂过后连道歉和拥抱都没有,凭什么下一次还要信任你。
关于爱和管教如何同时给孩子,是一个值得很多父母学习的课题。保持孩子的天性,建立合宜的秩序,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自由。哭闹的孩子不是坏事,至少她懂得寻求帮助,也希望得到关心和爱,强过冷漠且孤僻的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果遇到哭哭啼啼的孩子,请你多一点耐心,用温柔的话语安慰孩子的心,也请你慢一点再慢一点,陪伴成长不是分分钟的事情,言传身教胜过于给孩子建立高高在上的权威,孩子不需要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她需要的是一个愿意陪伴玩耍,倾听成长秘密,帮助孩子渡过成长中的不安和焦虑。
没有人生来就是母亲,也没有人一出生就知道怎么做乖孩子。任何角色的开始都显得不自然,但只要愿意学习和成长,就不用担心做不好。
对于骂骂咧咧的母亲,你的童年也不一定是健康的,也许有过责备、不信任、甚至是粗暴的打骂。所以没有公共意识和羞耻心,不考虑任何周围人的感受,连自己孩子的喜怒都无暇顾及。这种悲哀让人难受,有多少人内心的不健康是自己意识不到,且就算意识到也不一定懂得如何寻找帮助和做健康的心理辅导。
孩子的敏感行为,我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关注和认知。孩子的情绪管理尤为重要,哭闹背后究竟是饥渴、疼痛、伤心、失望、无助、还是感觉到被忽视。这些都需要家长花心思去探究,找到根源再去做适当的安抚工作。有时候无理取闹的不是低龄孩子,而是从来就不愿意学习的新手妈妈。
0-3岁的是孩子最需要爱和陪伴的阶段。你给予的爱不是丢一个Pad让孩子无止境的看弄伤眼睛,也不是给他大把的糖果导致蛀牙,当然更不要用恐吓的话语说警察叔叔会抓走你或是再哭下去妈妈就扔掉你。真的不要对孩子说这么残忍的话,在他还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请你把是非黑白还原真相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爱里没有惧怕,让孩子活在恐惧里的爱算什么真正的爱呢?
陪伴的意义是为孩子制造精心时刻,与孩子共情,体会他的心思。放下手机也放下你的权威,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做他信任的朋友。用父母的角色教会他什么是规矩,如何学会尊重,怎样体谅别人的辛苦。陪伴的质量胜过于口头上说我陪着你玩,心里想着工作手里拿着手机,眼神也完全不在孩子身上。
以上的文字,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我还没有孩子,只是在提前学习未来如何做一个好妈妈。我做的每件事情,我都希望给我的下一代树立一个榜样。每每懒惰拖延焦虑的时候,我就会心甘情愿的去改变,不是为了孩子活着而是希望我成为更好的自己,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就是孩子未来的模样,也是孩子的镜子。希望你也做一个快乐的大人,当然也希望你首先是一个被满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