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2)
下乡的第一天,就在公社办公地等候安置的那一会儿工夫,卢汉晨就开启了自我“表现”的帷幕:他卸下自己的行李,把它往墙边一扔,便从隔壁的老乡家里借来了一双木桶和一支扁担。就挑着担子,匆忙地奔向水井。先找一位老乡教会自己如何打水,然后,便挨家挨户地给公社干部家里挑水了。 独具匠心的设计,马上就凸显出了他的“与众不同”,并且很快引起了领导的关注。乃至于,随手掏出钢笔和笔记本,把他的姓名和事迹都记录了下来……如此,卢汉晨想不出名都不行了。
自然,“旗开得胜”也好,“大智若愚”也好,“憨中刁”也好……这些在课堂上学得一知半解的词语,便由卢汉晨的实际表现给出了深入浅出的,形象生动的注解。可真是:“见君一表现,胜读十年书”啊!虽说引发了伙伴们或多或少的酸醋味,然而,被安置到生产队以后,他依然坚持着从村东到村西,挨家挨户地把整个村庄几十户人家的水缸都给挑满水,而且,日复一日,从不间断,那就真地让人不佩服不行了。
如此,卢汉晨便在其他的知青都还处于懵懂状态的时候,就已经混得“天下无人不识君”了。而且,全村的男女老幼,近两百口子,姓啥名谁,辈分派系,兴趣爱好,乃至个人秉性,家长里短的,他也摸得一清二楚了。因而,他可以在生产队的各家各户自由出入,如鱼得水。
不可否认,从城市到农村,不仅安家落户,还得扎根闹革命,这些客观存在的落差,已经使得知青们一时难以适应了。而卢汉晨的突出表现,无疑,又给他们飘摇不定的情绪上又增加了一层人为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