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咳 嗽
一、概念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合称为咳嗽。
二、病因病机咳嗽的病因为外感六淫,内邪伤肺。咳嗽的基本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咳嗽的病位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咳嗽的外感属于邪实,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特点。
(二)鉴别诊断
1.咳嗽与喘证咳嗽以气逆有声,咯吐痰液为临床特征;喘证以张口呼吸,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2.咳嗽与肺痨肺痨为感染“痨虫”所致,有传染性,可见潮热、盗汗、咯血、消瘦四大症。
四、辨证和治则
(一)辨证咳嗽首先应辨外感、内伤,其次要辨虚实。
(二)治则
1.外感咳嗽多为实证,应祛邪利肺,按病邪性质分风寒、风热、风燥论治。
2.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
五、辨证论治
(一)外感咳嗽
1. 风寒袭肺证
(1)证候:咳声重,痰白清稀,气急,伴随咽痒、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005中医内科学
(3)代表方剂: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 风热犯肺证
(1)证候: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咽干口渴,痰黏稠或黄,咳痰不爽,咳时汗出,常有头痛,鼻流黄涕,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风热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2)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代表方剂:桑菊饮加减。
3. 风燥伤肺证
(1)证候:干咳,呛咳,咽干,喉痒,唇干,无痰或痰少而黏,难以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身热等表证,舌红干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3)代表方剂:桑杏汤加减。
(二)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证
(1)证候:咳嗽痰多,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出咳减,痰黏腻或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咳重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脘痞闷,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2)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3)代表方剂: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 痰热郁肺证
(1)证候:咳嗽,痰多色黄质黏厚或稠,气促,或喉中有痰音,痰多,咯吐不爽,或咯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2)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3)代表方剂:清金化痰汤加减。
3. 肝火犯肺证
(1)证候:咳嗽阵发性发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转变,胸胁胀痛,咳时引痛,舌红或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2)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3)代表方剂: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4. 肺阴亏耗证
(1)证候:干咳,痰少而黏,难以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声音逐渐嘶哑,或口咽干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红苔少,脉细数。
(2)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3)代表方剂:沙参麦冬汤加减
考点命题规律
1、阴虚咳嗽的特征为干咳,痰少而黏,难以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声音逐渐嘶哑,或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2、咳嗽的症状中,只要出现干咳、痰少等表现,一定属于阴虚或者风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