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多久之前开始,键盘就成了我的笔。
用键盘,速度快,打出的字迹又不会潦草,想要什么排版就能怎么排版,想有什么格式就有什么格式,简直是工作中一往无前的“神器”。再让你重新拾起笔来,体验二十年前父辈们的案牍劳形,恐怕只能苦叹一声“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工作后,在办公室中谋得一份文职,码字更是成了头等大事。每天正经打出的字符,总有个万儿八千的,前几天换键盘才发现,上面好几个常用按键已经被生生给磨光磨平了。
写字,向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的大事,一直讲究法度严谨,规矩很多,追求的是王献之“掣笔不动”的境界。但键盘打字就随意得多,只要字打得快、打得准,十指翻飞固然是极好的,但“一指禅”似乎也无不可,更有牛人炼出一套左手打字的神通,右手拿水杯、翻文件完全不碍左手劈啪作响,让人叹为观止。
键盘的制式,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有了百花齐放的势头。据说,第一代打字机上的字母顺序是从A到Z规则排列的,但因为打字员敲击太快,使得键盘很容易卡顿,不得已,才把字母按键改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标准键盘样式,稍微拖慢使用者的打字频率。如今,我们最常见的键盘就是薄膜键盘。用这种键盘,与其说是“打字”,不如改成“压字”更为妥当——打字员将键位压下,触动电路从而产生字符。
要说真正有“打字”效果的,还得算上机械键盘。早先的打字机,因为容易磨损,差错率大,所以薄膜键盘出现后很快就被挤出了市场。但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打字手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新一代的机械键盘应运而生。这种键盘不靠压膜,而是将每个按键都设置成单独的开关,并配有键帽、轴、弹簧等,除了提高使用寿命,也让打字的感觉更加“干脆”,嘁咔作响,非常有范儿。
人有千种,对键盘的需求自然也就大相径庭。如我等普通人,如果键盘上的字迹磨灭,往往就很难分清哪个是“U”、哪个是“V”,但有资深程序员却偏爱无字键盘,反而专门出资选购。无字键盘的键位排列和普通键盘相同,但上面什么标识都没有,只能凭借多年练出的手感准确找位。发烧友爱不释手,一般人大概只会大吐其槽了。
从小开始接触键盘到现在,已经打了将近二十年的字,键盘从最初看着像一件玩具,到现在已经变成了筷子一样的生活必需品。开始的时候,半小时都打不完一首短短的古诗,可看到字母经过敲击出现在屏幕上,却会忍俊不禁地哈哈自乐,而现在略显麻木地流利码出各类表格和文件,心境已经大不相同。键盘让人得到了随时写字的便利,即使在奔波的旅途中都不耽误,但这种快节奏所带来的甘苦滋味,也只有自己能够细细体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