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八佰”有感

      前天下午七点半,陪同先生一起来到了电影院观看心仪已久的电影“八佰”,依稀记得是这两个字,只看了一遍的电影,希望没有记错。

      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网络上已经有不少了,也正是因为之前看了一些影评,根据影评反推情节,觉得这个片子应该是战争题材的,看点比较多,所以就临时起意,决定去一看究竟。

      全片大概两个半小时,从电影院出来时已是十点,而我和先生两个人还在一直喋喋不休地讨论着影片中的各个情节。

      我觉得最为震惊的戏有两处,一处是英租界里纷繁的街道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出场,小老百姓还是过着自己讨口粮的艰难生活,无暇顾及苏州河对岸那些战士和日本兵的死活,英国贵族有人在讨论这场战争但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心态,这些讨论者里也有中国的商人和知识分子,还有一辆物资捐助宣传车,在人流涌动的街头艰难前进,车上的女孩儿一直拿着大喇叭在鼓励大家捐款捐物……

        第二处,令我震惊的桥段,自然是第一日,八百壮士据守仓库全力抵抗日军侵犯的战争场面了,这个场面因为是一个镜头从头拍到尾所以让人格外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场面的混乱,对我的视觉冲击最为震撼。

      在这部片子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战时应激心理”,有的人,本来是军人,上过战场,也曾有过军事演习,所以对这场战役可以用“思路清晰,应对灵活,有勇有谋”来形容,而有些人,原来是普通农民、市井小民、教书先生,从来没有拿过枪杀过人,也从来都不知道“战争、战场”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听见枪声都会害怕得发抖,那么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叫做“战时应激心理”这种状况。有一段戏,魏晨饰演的大兵用枪抵着民兵的后脑逼着他们让他们开枪打死日本战俘,有的人,能过得了心理这一关,在这种强势的威逼之下能开出艰难的第一枪,而有的人,始终是没有勇气,开不了第一枪。而且,整场战役从头至尾都有想要当逃兵的人,这样的人,就是传说中的“东亚病夫”,身心都已病入膏肓,而他最终得以苟活,这令那些战死沙场的人如何自处?他们可曾想过?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

      世界就是这样的,有的人心灵高尚,有勇有谋,但也会因为领导者统治者的失德而白白送命,而有的人,贪生怕死,病入膏肓,却最终苟活于世,令人齿寒。

      这场战役,本来是英雄的战役,本来是背负着很高的民族大义和政治理想的战役,但最终,它还是逃不过沦为笑柄,以失败、叛逃、撤退、死伤无数而告终。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觉得其讽刺批判意味远远大于正面赞扬,谢团长带领八百壮士为国为民为了民族大义所做出的牺牲,终究是“错付了”,错付给了“党国”,那个永远都是想着“我要先撤退”的国民党总裁。谢团长心里装的是人民的性命攸关,民族的尊严正义,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如此寒心……

      “八佰”这部电影画上句号以后,诸位看官可曾想过谢团长今后的人生会如何度过?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得知谢晋元自此一役后被缴了枪械,同剩余的战友一同关押在英租界的“战俘营”,他这一生自此成了屈辱的一生,自此再无机会征战沙场,直到1941年被亲信叛徒所杀,英租界成了谢晋元最后的“战场”。一个军人,最大的荣誉莫过于“马革裹尸”,这样的结局,无非是对谢团长不屈不挠的一生最大的侮辱,可这是谁的过错呢?这是党国领导者的过错。

      身在高位,其谋略、眼界、魄力自然是十分重要,然而面对民族危亡,其胸襟、气节、担当自然是更不能少。老蒋这一生,错就错在太缺乏“胸襟、气节”了。

      忽然想起来高中历史书上的句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的选择”“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注定了它不能成为带领中国人站起来的力量”。

      中华大地被日本倭寇侵略、血洗,中国政府官员军队全部撤离,只留了一支敢死队,什么意思?这是欺负我们谢团长好说话么?“遇侵则逃”这是老蒋带领下的资产阶级军阀政府惯用的伎俩,有钱人,有权的人,通通躲进外国人的租界,而老蒋的“请求国际支援”的战略更是让人觉得可笑。

      诸位,请醒一醒吧,当你的父母亲人的性命受到威胁时,当中华民族的存亡受到威胁时,你只能自己拿起手里的枪,跟你的同胞和战友并肩作战全力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护你想保护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争取到自己和亲人活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捍卫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尊严!谁会异想天开,把自己的性命,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交付于大洋彼岸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谁会这样异想天开?那么他,就是民族的罪人!

      影片后半部分,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出场,其讽刺意味更是十足,把这种批判的深度再次强化了:他是在“英国国旗”的掩护下从英租界到达的“四行仓库”,而且他跟谢晋元的谈话也是十分值得揣摩。他说,你们这场保卫战就是总裁给西方国家的一场表演,他说,再这么打下去,死的人会更多,到时候“南京”如何如何……

      我没敢去细听他说了什么,因为我知道,在这次战役不久的将来便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我的耳朵开始失聪了,我的脑袋里回忆起了“南京南京”电影里的场景,我想起了“金陵十三钗”里面蒋大为带领的部队据守在一处建筑物里与日本人巷战的场面……

      好心痛……

      好悲哀……

      每每想到中国布满血泪的近代史,都会是这样一种心情。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次听到看到那些抗战相关的事情我都会泪流满面,我还记得,生平第一次游北京城的时候我第一站就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时至今日,观“八佰”之时,我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因为心已经变得坚强了起来,因为理性支配我的大脑,眼泪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唯有人民,每一个人民都勇敢地站起来,拿起枪,拿起刀,奋勇杀敌,杀死那些残害我们亲人同胞的人,把他们赶出中华大地,保卫自己的国家,捍卫自己民族的尊严,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所以,我们的党后来有了“全民皆兵”的作战方案,民即是兵,兵也是民,想想南泥湾开荒种田的八路军,想想至今驻守在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最苦的部队,不仅“上入得了战场”,下还得“进得了农田”!

      关于“战时应激心理”还令我不禁联想起了这次新冠疫情,我是医务工作者,我心里曾经想过,现在这个时候,我是不是应该做点儿什么?去支援武汉?还是主动请缨去支援其他的疫情重灾区?或者去本地传染病医院也可以啊!可是,我还是仅仅这样想了想,电视上就已经报道了那么多人驰援武汉,不仅是医务工作者,还有无数的警察,武警官兵,甚至很多平民为武汉送去粮食,蔬菜和医疗用品。尤其当我看到韩红带着几大车抗疫物资开进武汉的医院的时候,尤其是当我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入驻火神山医院的时候,我忽然觉得,他们都是那么优秀的战士,而我不是!

      2月份的某一天,医务科忽然跟我说我要去“隔离监测点”每日给隔离人员测体温,我那时候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因为在我们这里0病例的区域里,前往隔离点就意味着离“新冠病毒”最近。说实话,我很怕,就像“八佰”里的老算盘一样,我甚至也会产生“逃跑”的想法,然而,我觉得我的害怕跟老算盘又不一样,我害怕是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防护物资”,不要说什么防护服隔离衣了,就连N9口罩都没有,面罩也没有。那时候是冬天,我的搭档__一名门诊护士就在白大衣外面穿了一件毛衣,就赶赴隔离点了。我的天哪,我看见他的穿着时简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再看看我自己,里面白大衣,外面是“手术衣”,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是手术衣呢?因为医院没有能力提供防护服,甚至一次性隔离衣也是没有的,我穿的这件手术衣呢,前面平坦,后面系扣,长度及踝,在当时就相当于防护能力最强的衣服了,不过它是棉布的,穿一次就得用八四液浸泡清洗一次。口罩,那时候最高端的口罩就是“医用外科口罩”,没有新冠疫情以前,我们戴的都是普通的一次性口罩,连“外科口罩”也是没见过的。没有N95,就只好带两层外科口罩,然后自己给自己手工制作了一个面罩,虽然防护用品很简陋,但也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最好条件了。

      我们没有防护用品,你让我去近距离接触传染病人,这不是闹着玩呢吗?对,这不是闹着玩,这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儿,但是现实就是这样,如果我不去,院方也会派别人去,那别人去了,如果防护做的不好,导致院内感染又该怎么办呢?到时候也还是谁都逃不掉。

      无论是外侮入侵还是病毒来袭,道理是一样的,谁不怕死?谁都怕死,但并不是你害怕就可以“不死”,如果你不往上冲,那你身后死去的人可能会更多。所以,到第三天,我的应激心理已经过去,我也能客观理性地接受院方的工作安排,没有怨怼,没有妥协,只有穿好战袍,做好防护,然后毅然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作为第一批去隔离点的医护人员,院方征文要我写去隔离点工作的情形,我没有写,我怎么写呢?我写我穿着“嚼绿嚼绿”的手术衣,戴着外科口罩和自制面罩“赶赴战场”吗?我觉得我还是不要写了,这很不好措辞,一个字一个词用不对,就会引起不好的反应。就像这部电影“八佰”一样,有的观众说,这是在赞扬“国民党部队”,政治倾向偏曲;有的观众说,这要是在台湾上映估计会不同凡响。其实,早在几十年前,这段历史就有人编排过了,台湾也公映过,大陆也拍摄过,但是,不管怎么拍,怎么演,怎么去粉饰、洗脑,历史都是最好的照妖镜,谁是妖魔,谁是仙道,后人自有评说。

      老算盘是可悲的,但也是可怜的,更可恨!当时四行仓库里弹药充足,人手一支枪,老算盘却终究一颗子弹也没打出去过,他心里贪恋生的愿望太强烈了,却不知道他能不能那般幸运地活到“战争结束以后”,他甚至不如英租界里隔岸观火的大学教授,大学教授也从来没有摸过枪,但他有气节,他看见日本人肆无忌惮地扫射中国士兵的时候他是如此地气愤,他颤抖着手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枪,打出了生命中的第一枪、第二枪……他不再害怕英租界会因此而遭到日本人的攻击了,因为战士们的勇敢和大义凛然,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拿起武器保家卫国的斗志!

      影片的最后一场战斗,是八佰壮士撤入英租界时遭到日本人的围剿。日本人在远远的高地设好狙击点,对打算撤退的中国士兵以最后的打击,那个场面,看的让人心痛,八佰壮士,曾经多么威武,以少胜多击退了日本军队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然而,那一晚,成为了八佰壮士屈辱的一晚,他们像案板上的鱼肉一样任人宰割,毫无招架反击的能力和斗志,这就是说,面对外族的侵略,唯有反抗到底才是正路,只要你想苟且偷生,那你失去的将不仅仅是自己的性命,更将失去身为战士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而这耻辱也必将会伴随一生

      最后的希望,是交给人民的,谢团长说,我们要活着,去叫醒那些沉睡了的中国人民。他说,你们活下来的人越多,就能叫醒更多的人,然而事实却是,他们的“牺牲”才是振奋人心的最强一剂良药。八佰壮士死伤惨重,但也是值得了,因为他们的勇敢抗争和牺牲真的成为唤醒麻痹了的国人的第一声惊雷,所以在最后,英租界的民众突破了铁丝钢网冲到桥上,伸出他们的手,去迎接我们的“英雄”

      “战争后面全是政治”,这句话真是说得一点儿没错,所以,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总是会发人深省,让人从中悟出许多更深刻的关于人类、人性的哲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802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09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8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5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5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0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5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6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6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2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9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