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两岁左右的读书与之前出现了很大的不同,比如之前可以只读一个图案或者一页图画,现在要求往后读,有一定的连贯性;之前大部分读一页只有一句话的书,现在要求读字数多的、内容更有趣的内容;之前读的时候指指点点,或者对照实物看,现在读的时候会接上自己的话,或者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前读,好像是妈妈在引领着认识这个世界有这个,有那个,而两岁以后,是儿子在告诉妈妈,这里有这个,或者这是怎么回事?
很明显,两岁以后的亲子共读出现了孩子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的理解力,不再是被动地认知,而是多了一份疑问、感受,多了一份自己懵懂的理解、体验。那么,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笔者结合孩子的日常阅读以及早教课和《骑鲸之旅2》中的相关观点,来简单做一下梳理。
1、选择感情更充沛、体验更丰富、情节更有趣的图书,如实朗读,给孩子想象和表现的空间。
进入两岁以后,孩子阅读最明显的区别是以前那种儿歌式的短句图画书满足不了他的要求了,像一岁时酷爱的《东方娃娃婴儿绘本馆》,现在几乎是不看,大部分时候会选择内容更丰富的绘本,比如《小玻系列翻翻书》。这两套书虽然都是一页纸一句话,但是小玻系列是完整有趣的故事,而东方娃娃绝大部分是儿歌。
他会仔细观察小玻的小妹妹睡觉的样子,也会把小玻给爸爸做生日蛋糕反复读好多遍,他开始从单一的片段式阅读,过渡到了稍微有些情节的故事里。于是之前不是很喜欢的《小猫当当》也成为新宠。
家里每个人都给他读书,但是两岁以后他最喜欢的还是我读,他甚至坐在奶奶怀里拿着书指着我执拗地喊:“妈妈讲得好!妈妈讲得好!”我百思不得其解,毕竟以前爷爷奶奶都读得很好,他也听得很好啊!后来有次奶奶读《红绿灯眨眼睛》,我就仔细在一边听,最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原来婆婆不是按照原文读的,而是口语的解说。而我一直都给孩子读原文。最近读《杨绛传》里面有阿圆小时候的趣事,说才几岁的时候她坐在表姐对面听表姐认生字,最后她就渐渐地全都记下来了,但所有的字都是倒着的。这就是孩子长久以来对内容的记忆,她不一定认识,但是她却懂得其中的顺序。
绘本原文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孩子按照书里的顺序记住了里面的内容,所以他更想反复体会这种顺序和表达带来的感受,而脱离原文的解说无疑打破了这份流畅,难怪他总是不肯接受。实在需要解说,可以在读完原文之后进行。
如果说两岁以内我们可以挑出他感兴趣的一句话或者一幅图来讲,那么两岁以后的故事绘本,这样割裂式的解说,就破坏了孩子对故事的完整理解和安全感,而且我们也不能把一个故事讲一半就放下,这都是破坏孩子逻辑和专注力的不良行为。如果你能按照原文读,会发现孩子会时不时地补充下文,而且内容和绘本原文一字不差,两岁的孩子就是这样神奇!
2、适当采取涂鸦和手工等方式进行表达,妈妈只起付诸作用,让孩子尽情发挥。
在《骑鲸之旅2》中,关于儿童绘画,曾这样讲道:“鼓励他在大自然、在书本中多进入线条和画面,是自由想象力最好的护佑,是我们这些心灵拘谨的父母最有为的无为。”
儿子在一岁半左右,开始喜欢拿着彩笔铅笔到处画,到满两岁这种需求就更明显。于是在早教课中我给孩子选了一门艺术课。这门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孩子们拿着水彩托盘和水彩笔在一张巨大的纸上作画,尽量画得范围大,随意发挥;第二部分是孩子们用手沾着水彩在墙上作画,比如涂抹一片草坪,再把小动物贴上。第三部分是手工,用胶水和贴纸粘贴简单的图形,这部分孩子和家长分工合作。老师特别叮嘱的是:“一定要问一问孩子画了什么,认真听听他怎么说;但是不能武断地说‘啊,你画得真像xx啊。’”
我将这样的方式我们延续到了共读中,有时候甚至直接在绘本上作画。给某个小鸭子画个小窝,或者在某幅图上涂鸦,尽管画得只是线条,但孩子却非常尽兴。粲然说,孩子从绘画开始,就对绘本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的确是这样,当孩子用自己的色彩和线条、用自己的双手能够创造一些东西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原有的绘本其实正是生活的投影,绘本在他心中就活起来乐,这个世界在他眼中有了新的意义。
那么随着孩子长大,读绘本就不要仅仅局限于“读”,可以让孩子试着讲述,可以配合涂鸦,可以做相关的手工小制作或者小工艺品,也可以做一次有趣的体验和旅行,让绘本的书页可以长长地铺开,一直延伸到孩子成长的足下,让他循着路蹦着跳着走下去。
3、经由读绘本,而学会读生活,关键在于我们把共读和生活要巧妙联系在一起,在某一个瞬间自如地从共读过渡到现实生活。
儿子在两岁后非常喜欢哈利,在这本书中,哈利为了证明自己“向前翻,往后翻,打滚,他还装死,他又跳舞又唱歌”,每到这时,他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做,我就乖乖闭上嘴巴,等他“向前翻”之后在读“向后翻”,在他做完打滚的动作后,再读“他还装死”,他甚至连跳舞都采用专门的舞步来表达这一个片段。这时,我们就从故事里完全走进了现实的游戏中。
我们家小区门口有个垃圾桶,周围经常围着几只小猫。有次路过,儿子就指着它们喊:“一只上树,一只放哨!”并且重复了好几遍。两岁的他发音并不是很清晰,我也是模模糊糊从他的声调里判断出这两句,正是《中国童谣》中的一首,于是我就悄悄地接上后两句:“听见狗叫,下来就跑。”他猛然回过头,对我开怀一笑。那种默契似乎只有我们能懂。
孩子们的阅读,最终是为了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他对自己周围生活的表达和描述,很多语言和词汇都是从我们口中得到的,而当我们语言词汇并不是那么丰富时,我更喜欢借用图书中的语言来表达。
一个孩子在绘本中的感受越多,在生活中的感觉就更敏锐,更容易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他在绘本中的体验越多,在生活中的观察就会越详细,世界在他眼中就越精彩;他在绘本中了解的词汇越多,他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就更准确,对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就更清晰。
4、听懂孩子“求知”的信号,而不是根据大人的行为节奏来提前解释,解答时不求完备,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孩子的问题意识更为宝贵。
在读绘本时,我很少提问他,不想用大人的思维干扰孩子的思路,两岁之后,他的问题开始多了起来。在读《不睡觉世界冠军》时,每次出现幻想的画面,他就很着急,一遍一遍问:“小姐姐去哪里了?”或许作者是为了表达幻想的感受,所以把小女孩排除在外。可是对于一个喜欢小姐姐的两岁男孩来讲,这真是个宏大的命题。几乎每一次读他都会很着急。我会给她解释“小姐姐现在拿着枕头”或者“小姐姐抱着鞋盒子呢”,可最有效的还是翻到有小姐姐的那一页,他就会安静下来,仿佛自己的问题有了答案。
孩子的提问通常和我们理解的不一样。在弗洛格的故事中,左右两页分别画不同的画面,写不同的内容,他会一直重复:“两个弗洛格,两个弗洛格!”尽管不是提问的语气,但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新发现。于是我就给他解释左边是弗洛格在做什么,做完之后,他又在右边做什么。在大部分绘本中,一般摊开的一整页就表示一个片段,两岁左右的很难理解从左到右是时间顺序的推进,这个问题也或许之后他大点了才能理解。
孩子在绘本中成长有多种方式,可能是重复其中的词语,可能是指指点点或者进行模仿,也可以是记住了相关的内容,但他们的提问一定是其中最弥足珍贵的一部分。这时,可能有的家长会很紧张,会认认真真把正确答案告诉他们,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会理解这种解释。
这时,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探索,和孩子一起思考,重要的不是答案是否标准,而是孩子从疑问里感受到趣味,感受到一份神秘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细节和新东西,那么问题意识就像一段有趣的旅行,让孩子流连其中。
除了以上这些花式共读法,我们还可以进行听读,因其脱离了画面,更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可以读无字书,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戏剧表演;可见,两岁以后的亲子共读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探究多种有趣的可能性,才能够跟上他们日渐快起来的小小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