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社会进步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希望就的路走不通了,就要寻找新的出路。一些先进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着手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广大民众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1915年九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兴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赛先生”,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包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通过批判,孔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阀门,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仍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救国方案,但在这些思潮发端地的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相当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中国先进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疑问。恰在此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这就推动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推动他们认真了解指导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是中国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俄国十月革命能够在中国产生强烈的反响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当中国的思想界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中国社会结构也在悄悄发生深刻变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新声的伟大的革命阶级,除了具有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等基本优点,还具有坚决而彻底的革命性等突出优点。与此同时,各种新式学校里的学生教师,报纸杂志的记者等迅速增加,形成了一个比辛亥革命时期更垄断,具有更新意识的知识分子群体。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会议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中国人民积聚已久的愤怒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及其天安门前举行示威,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21条、还我青岛、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我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五岁多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园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思考,通过不同的途径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钊起着主要作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陈独秀这时也站在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毛泽东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这个胜利必将普及于世界,我们应该起而效仿。一些老同盟会会员也在这时开始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群众斗争实践。邓中夏等到长辛店向工人做革命宣传,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