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心理,待我为你八一八
文 | 八段锦
精讲《我们内心的冲突》
一百年前,霍尼在男性一统江山的心理学界杀出重围,她对于人类焦虑和内心冲突的看法,直到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
01 雌雄同体的霍尼
霍尼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长大,父母和社会都曾经打压过这个长得不够好看的女孩。她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女性一样,缺爱、缺安全感。
她的第一次婚姻匆忙而草率,像她这样有主见的人,竟然也会担心自己老了会嫁不出去。
即便是在现在,很多女性也会在这种气氛之下变得顺从而消极,不过霍尼是另一种类型。
性大概是她反抗的一种方式,她像男人一样对待性,并在书中毫不客气地揭示爱情和性欲的真相。
很多人把性当做亲近人的唯一途径,“越是放弃被爱希望的人,越是可能用性替代爱情本身”。
这些话似乎也在说她自己。她的反抗,当然不仅限于此。
霍尼自创了心理理论,特别是从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离开、自创门派以后,她在书中抨击了大师的理论,比如“女性对男性生殖器官嫉妒”的提法。
女性都会觉得这个说法很奇怪吧,不过能说服自以为是的男性可不太容易。
霍尼认为人并不是由性本能驱动的,更重要的是关系中的“基本焦虑”;人不仅作为一个自然人存在,更重要的是社会人的属性,也就是文化对人的影响。
这个格局,其实已经比弗大师更宽广了。
弗洛伊德认为人最根本的冲突,源于原始欲望、利己本能以及良知、道德之间的对立,是人的生本能也就是建设性、和死本能也就是破坏性之间的冲突;
霍尼则认为,我们内心的冲突始于和他人的关系,最终影响我们的人格。对关系相互矛盾的态度造成的冲突,就是“基本冲突”。
霍尼主要研究神经症人格,这类人格的特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正是这种完全不能解决的冲突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一方面希望统治所有人,另一方面又希望被所有人爱;
一方面顺从他人,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们身上;
一方面疏远他人,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他们的爱。
霍尼不屑于用详细的例子来解释自己的分析,整本书大概像样的实例(超过五行字)的都不多于三个,但这并不妨碍一口气把她的书看完。
她直接、犀利,还带点攻击性,手起刀落,所有的伪装片甲不留。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被剥去底裤,那就开始阅读吧。
02 基本冲突和三种倾向
霍尼认为,我们应对关系的态度,主要有三种倾向:讨好、对抗、疏远。
当我们感到害怕和无助时就会去讨好,尽力赢得别人的喜爱,以此找到依靠和依赖、感到安全;
比如我们在出现争执的时候,会去依附强大的一方。
当我们捕捉到了周围环境中的敌意,并认为会威胁到自己时,就会决定反抗。我们希望自己不断变得更强大,以打败这些人;
还有的时候,我们既不想讨好也不想攻击,只想保持一定距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用费心让人理解自己,也不被打扰。
在一个充满虚伪、狡诈、妒忌、残忍和贪婪的社会里,弱者很容易因为自己的诚实而遭殃,与他人保持距离也是为了维护自己。
孤立无助、充满敌意和隔离孤独,这三种倾向都是由关系中的焦虑引发的。人们最终会采取什么行动,要看占主导的倾向是哪一种。
正常的人,这三者之间也会出现冲突,比如我们可能同时又想讨好、又想攻击;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三种态度是可以调和的,根据具体情况转换,在想讨好的时候讨好,想攻击的时候攻击,想隔离的时候隔离。
然而神经症人格的人,却总是倾向用同一种方式应对所有的情境。
根据他们的倾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服从型(屈从型)、攻击型和隔离型(孤立型)。
服从型追求温情、亲近和爱,他们习惯表现服从而把攻击性掩藏起来;
攻击型追求生存、支配和成功,他们习惯表现攻击而把对爱的渴望掩藏起来;
隔离型的追求带有否定性:Ta不希望别人干预或者施加影响,把对交往的需要掩藏起来。
这三种类型的人面对他人的反应常常是不同的:
服从型对他人总是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会喜欢我吗?”
攻击型则想知道:“这个对手的力量怎么样?”
隔离型最关心的是:“他会干涉我吗?”
03 神经症人格的痛苦
神经症人格经常会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有的人明明想要结婚,但却偏偏想躲开求婚的人;
有的人对别人都很宽容和善良,对自己却很苛刻和严厉;
一个看起来非常溺爱孩子的母亲,却连孩子的生日都记不住;
……
而且,他们会花大量的时间纠结在旁人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被选择焦虑困扰。
比如出差的时候在书店看到喜欢的书,价格也合适,一般人可能就买下来了,而神经症人格的人会想,我要不要再去网站看一看价格再决定?
到这一步其实还不奇怪,为了省钱嘛,但是他接下去的想法就有点不一样了。
他转念一想,去别的网站货比三家、万一还要凑单免运费的话,太耽误时间,他不喜欢浪费时间;而且还要考虑快递送到哪里、自己在不在家的问题,很麻烦。
这么一想头就大了,金钱、时间、麻烦,他哪个都不想浪费,于是就陷入焦虑之中,然后又开始自我攻击,觉得自己优柔寡断,这么点小事都决定不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呢?
做出选择,对于神经症人格来说是最困难的,因为他们得不到内心真实想法的指引,他们总是首先采用同一种强迫性的倾向:“我应该做什么”。
在神经症患者的心里,有个理想化自我,这个理想化自我非常完美,完全不受现实的制约,总可以拥有完美的选择,既不“浪费”一点金钱,也不“浪费”时间、精力,还能按自己的心意做喜欢的事。
买书的人,表面看来把“不要浪费”看得很重要,潜意识却希望“喜欢什么就大大方方去买”,但是如果他真痛快地买了,肯定事后又会陷入内疚,认为自己太浪费。
神经症患者就是这样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而且,这并不是因为资源匮乏而造成的。神经症的人,为完全承担得起的东西还是会这样纠结。
因为他们的冲突不在于自己是否真的付得起,而是自己能不能这样做。
服从型的人,明明感到了愤怒、想要攻击,但是他们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即便愤怒也不敢表达攻击性,愤怒只能通过自我折磨的方式无意识地表达出来。
有人被邻居打了一个嘴巴,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当场没有打骂,但是她后来总是梦见自己痛快地打还回去;而且自此以后她经常感到胸闷,一看到那个邻居就会发抖。
同理,攻击型和隔离型的人也会渴望爱,但是他们采取的方式却和目的背道而驰。
《远大前程》里的女主角,从小由被渣男骗而仇恨所有男人的老妇人故意培养成玩弄男性的复仇女神,她的身上总带着一种生人勿近、若即若离的冷漠感。
她宁愿轻率地嫁给一个不爱自己、自己也不爱的混蛋,也不嫁给苦苦追求、彼此有感情的男主角,而且那个混蛋的其它条件也并没有比男主更好。
小时候看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孤星血泪》看得很别扭,搞不懂她为什么会这样作践自己?
这种抗拒和自我折磨,其实也与一种愿望有关:挫败他人。隔离型是用自我隔离的方式对抗世界、挫败他人:我谁也不爱,所以谁也伤害不了我。
在经历了很多坎坷、老妇人也被烧死以后,女主角终于放下了防卫。她并非没有情感,只是一直很辛苦地隔离自己的情感而已。
但是这种努力常常不堪一击,因为它违背了内心真实的愿望。可惜认识到这一点,付出的代价着实不小。
这就是神经症人格的最大问题,本来可以自然地得到幸福,却被自认为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关系策略毁掉了。
如果一个人与他人和自己的关系一再受到干扰,Ta的潜在能力就会被削弱甚至变质。
04 人类的选择
动物的行为主要取决于本能,但是,人类能够做出选择,也必须在两种相反的欲望中取舍。
服从型总是导向仁爱理想,追求做个“好人”;
攻击型信奉弱肉强食,追求权力和名利;
隔离型只追求孤独,放弃对关系的渴望;
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自始至终都不是自由地选择自己,而是强迫的、永远没有没有灵活的中间选项。
服从型将自己带有敌意的攻击倾向看成是大过,攻击型将自己的温和举动看成是可耻的软弱;每一种类型都在拼命否认一个事实:其实Ta自以为的优点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面对那些我们讨厌、欺负我们的人,如果自己明明有能力以平等地位与对方相处,为什么非要忍辱为他们牺牲呢?
如果我们内心是安全的,能够和他人一样生活和奋斗,并且不怕被淹没的恐惧,为什么要对权力、名利如此贪得无厌呢?
如果自己有能力去爱,也不怕抗争,为什么还要焦虑地回避他人呢?
一切的危险之中,最大的危险就是失去自我。
我们压抑或窒息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变得与自己疏远起来,完全忘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喜爱、抗拒和相信什么。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治疗者,一个人想要真正地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大量的体验,足以改变人格。”
如果我们坚信这一点,敢于把真实的自我活出来,总有一天,我们会为自己本来就拥有的能量感到震惊。
· End ·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推荐作者,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喜欢解读心理书,让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关注主题“了解自己”和“美好关系”。
这是我的“读懂心理书”系列,如果您看了有收获,请点赞鼓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