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共同体(Human Community)”并不是个新概念,尽管不同时代、不同人籍此表达的内涵和目的不同。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者有过许多关于人类共同体的讨论,并衍生出命运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地理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等词汇和概念。黑勒(Hermann Heller)百年之前撰写的“社会主义与民族”一文在论证民族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时捎带着对各种“共同体”进行了简短论述。他认为,“今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仅通过血缘或地理共同体,根本无法涵盖:特有的精神共同体……正是因为文化共同体,一个民族才区别于另外的民族……这是一笔在其内在精神上统一的文化财富……不仅把本民族的同胞,包括外来的人,都吸纳到民族共同体中……民族是一个因行为方式和价值确信而结成的共同体,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若把民族的范畴放大到人类总体,仍然应该是一个基于行为方式和价值确信而结成的文化共同体。那么,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必须拥有内在统一的精神支柱——共同价值观。当然,这一文化共同体不是以消除民族文化差异为前提的,而是通过发扬民族文化,找到民族文化的共同点或共通点,实现有效的民族文化理解和文化融合形成的。印度电影《小萝莉的候神大叔》之所以能够让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甚至敌对国家的人们都受到感动,正因为人类情感和需求存在着共同点和共通点,而人类情感和需求的共同点和共通点使得不同民族文化存有共同点和共通点成为了必然。
假定共产主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高级形式。毫无疑问,那必将是一种完美实现了民族文化融合的具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的文化共同体。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当然,“普世价值“并不是某个民族或国家的专利,不该涂上宗教或地域色彩;普世价值的具体内容也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可以说,正因有了普世价值,人类才能够将基于和平愿望的全面合作付诸实施,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维和部队、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等等才得以建立并发挥作用。反过来,也正因为普世价值至今仍未得到广泛认可和切实遵循,甚至还常常遭受否定,导致国际合作阻力重重,暴力仍然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区域战争此起彼伏,世界大战的风险无法彻底消除。
另外,拥有一致、美好的价值观也并不保证命运共同体就得以建立和存在。空想社会主义者发明的各式社会组织也是一种命运共同体,这些乌托邦式的共同体的命运只能让人叹息!而布尔什维克主义者的失败则是因为他们妄图构建基于阶级的、否定民族利益和民族文化差异的命运共同体,并且以一种不容分说的、残暴的、独裁的方式。
中国要真正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为之做出贡献,必须放下饱受历史旧梦哄举和政治教条束缚所形成的自以为是的文化“身段“,承认、接受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