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曾国藩告诉了我们做好一件事情的方法:一步一步,不急躁不求捷径,要用小火慢炖的心态,将事情做到极致,方能享受收获果实的喜悦。
相较于同时代的名人,若单论天赋,曾国藩算不上一个先天条件多么优越的人,比如,左宗棠和张之洞分别是14岁和16岁考中的秀才,李鸿章考中秀才的时候也才17岁。
而曾国藩从16岁就开始参加科考,第七次才中秀才,时年已经23岁。
曾国藩说过一句名言:“拙看似慢,实则最快。”在学习求知方面,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
考取进士后,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工作,但他没有一心去钻研权术,经营为官之道,而是将手中的工作踏踏实实做好,对每一件事都尽心尽责。
这种不投机取巧的极致工作态度反而成就了他,短短10年里,曾国藩升迁7次,年仅37岁便成为二品级别的礼部侍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央要员。
这份做事情不到极致不能罢休的道理,很多人都懂, 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01
▼
前几天,女友艳子说有媒体公司接洽她出美食书、录制美食节目的时候,我一点都不惊讶。她这几年在钻研美食方面所下的功夫,有目共睹,现在水到渠成,到了收割果实的时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会做菜的人分两类,一类是先天的,天生就对美食有敏锐的感知与审美,另一类是后天练习的,熟能生巧。
艳子属于后者,她不仅没有天生的做菜才华,入门也比较晚,但她却真正做到了勤能补拙,将后天的努力发挥到了极致。
几年前,在认识她先生之前,艳子是个不怎么下厨的人,曾经一度将她家楼下的餐馆当做食堂,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吃饭。
她先生那时饱受胃病折磨,艳子为了照顾他,开始学习煮饭,一开始只是对着食谱照葫芦画瓢随便做点家常菜,后来先生的胃慢慢养好了,她也渐渐体会到了做美食的乐趣,开始一心一意地研究起来。
有一句话说,这个世界最怕你认真,认真你就赢了。
艳子就是一个认真的人。烹饪是她的业余爱好,只能在工作闲暇时候进行,但她却用最专业的态度去对待它。
为了钻研做菜精华,她参加知名酒店大厨的培训课程,系统学习各种菜式,连去法国旅游前,她都提前报了法语班学习法语,旅游路线和美食相关,随身带着个小本子,遍访当地菜市场与街头巷尾的美食摊位,与当地人讨教切磋。
她在自己的微博上,记录自己的美食心得,分享自创菜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我亲眼见过她是如何准备一顿大餐的。她烧的菜不仅美味,连摆盘,餐桌装饰都堪比星级酒店的水准。后来我才知道,她除了美食课程,还学了餐桌礼仪,花艺,和摆盘,真的是将业余爱好做到了专业水准。
在艳子的身上,我看到了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真正模样,这是她主动学习钻研的好心态所带来的强大力量。
面对一件事情的心态,可以直接影响这件事情完成的效率与质量。
心态平和的人,不急躁不浮华,认真专注,做事情不计较成本,不求捷径,却往往能收获出人意料的好结果。
上天常常奖励聪明的人,但聪明人的成功之道,却往往是看似笨拙的执着与勤奋。
02
▼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学校,一个人想要脱颖而出,闪闪发光,都需要竞争力。什么是竞争力?做好手中的事,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就是竞争力。
可以说,专注是竞争力的关键。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钟表组的文物修复师王津,16岁就进入故宫文保科技部钟表组,修了40年钟表文物,在他手下重获生命力的珍贵老物件,不计其数。
他专注的工作状态,完全可以用自带光芒与气场来形容,让人过目不忘,也因此在网上收获了无数年轻人的钦佩与喜爱。
这是一份最需要慢工出细活的枯燥工作,但王津和他的故宫同事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最一板一眼的工作态度,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节目播出后,故宫已经收到了数万封简历,争相应聘这份曾经颇受冷落的文物修复师的工作。
专注的人,从来不会去寻求捷径,因为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一种捷径。
而那些喜欢追求捷径的人,其实是在培养自己的懒惰和懈怠,因为真正的成功,没有所谓捷径可以走。
越是美好的目标,越需要你用高额的成本去交换,这个成本不仅包含钱,也包含你的时间、精力与资源。
俞敏洪曾经和他的员工提出过“做人像水,做事像山”的口号,所谓“做事像山”,是说做事要有山一样不可动摇的决心和意志,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必须像爬山一样坚持下去,将能力发挥到极致。
俞敏洪本人就是一直这么践行的。
比如,刚从农村考到北京大学时,他为了学好英语,将《新概念英语》全套四册里的每一篇课文都背得滚瓜烂熟,后来中途因为肺结核住院一年,他却利用卧病在床的时间,读了整整200本书,背了上万个英语单词,翻烂了好几本字典。
俞敏洪后来说:“这是我能留校任教的主要原因,也直接奠定了我在中国成为一流英语词汇老师的基础。”
几年后,他辞职创办新东方学校时,又一次将认真进行到底,每天没日没夜地玩命在电线杆上刷小广告,刷遍了整个海淀区。
正是这种认真极致,成就了今天的他,和他的事业。
罗素说过,“成功的秘诀无他,不过是凡事都自我要求达到极致的表现而已。”
当一个人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做好了这一件事情,效果都能完胜做了一万件事情,却件件平庸的结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往往是尝试了很多事情,每一件都无法坚持到最后,落得事事无成的结局。
03
▼
朋友公司前段时间招了三位实习生,包括一位是985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和一位是在国外获得了学位的海归留学生,但最后,朋友却将最终的录用名额留给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二本毕业生。
问其原因,他答道,这是个做事靠谱的人,我喜欢他身上那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的劲头。
实习生们需要在小组领导的指导下,各自完成一组专题采访任务,他们所作的工作除了前期材料准备、人员协调,还包括后期剪辑制作,都是很耗耐心也考验能力的琐碎事项。
每个人不同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了最后作品呈现的效果。
那两个实习生从接到任务一开始,就一直围绕在自己上级身后,问前问后,从采访对象选择到最后的剪辑方法,恨不得每一步都要经过领导手把手教,自己不愿意做功课,事事都想要别人帮忙,最后他们虽然也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作品,但不主动不探求的消极状态,让朋友很失望。
只有那位二本生,自从接到采访任务后,就开始了周到而细致的准备。
他知道了受访人的要求后,自己通过同学、朋友、亲戚以及网络先后找到了五六位受访对象,针对每一个人都整理出了十几页的策划案,提交给小组领导,经过几番讨论确定采访对象后,他又从人物的出镜环境、拍摄手法,如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核心答案,做了好几份备案。
采访结束后,他发现有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最诚恳的解答,于是再度找到身在外地的受访人,一个人扛着机器,一次次等在受访人的楼下,去补镜头,挖问题,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趟。
他做出的作品,不仅最有诚意,深度挖掘的内容,也让朋友和其他同事都眼前一亮。这种做事情不计成本,追求极致的行为最终为他自己争取到了一份好工作。
电影《芳华》的编剧严歌苓,说起自己这些年坚持写作,且能写一本卖座一本的心得体会时,她总结到,“聪明的人,用的都是笨方法。”
严歌苓每天雷打不动,坚持写作六小时,这件高度自律的行为,她已经持续履行了三十多年。
有时候为了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严歌苓也要走入生活,去做采访和实地调研。
在写《第九个寡妇》时,她到河南农村实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写《妈阁是座城》时,她到澳门学赌钱,揣摩和体会赌徒们的感受;在写《小姨多鹤》时,她前后三次去日本走访,聘请翻译陪同去和那些当年被卖到中国人家做儿媳的日本老太太聊天,光费用就花了十几万。
对待写作,严歌苓说,它更像是我的日常工作,而不是文思如泉涌的即兴表演。写完一篇小说以后,她还要不断做减法,“第一遍改,我会删去很多字,第二遍改又会删去很多字,”《陆犯焉识》这本小说,她就从40多万字的原稿中删掉了10万多字,才最终出版。
当旁人羡慕她能如此高产、灵感源源不断的时候,却没有人知道她背后的付出与努力。
只有愿意使用笨方法做事情的人,才能下定决心将这件事做到最好,看似不走捷径,最后却能比别人先到达彼岸;本来不求回报,却往往能收获到别人梦寐以求的成果。
一个习惯于将每件事都做到极致好的人,不会满足于过将就的人生,他的坚持也会终将验证量变到质变的力量。
作者Angela简介:坐标澳洲悉尼,十点读书签约作者。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分享原创干货。微信公众号:Angela大世界小生活(ID:Angelama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