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上学期末牛背山的洗礼后。我算是正式入了户外这个坑,。端午的假期将至,恰好志同道合的朋(ji)友朱政买了一顶帐篷。于是约好一起参加户协的端午活动——九顶后山-九龙池。
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轻车熟路,睡袋防潮垫食物什么的早在一周前就陆续买齐。按照网上的装包攻略还是把我想要带的东西装上了,只是第二天拎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背着还是挺重的。
六月九号上午,我们一行人按原计划出发。然而由于端午期间车流量大,我们下午三点过才到达山脚。上山的路况也不好,下过雨的土路满是泥泞,踩上去有点滑,有时候鞋子还会陷下去一点。上山的路盘旋着沿着山体蜿蜒上升,路两侧是树木,防潮垫时不时地钩到。我的速度还行,基本在第一梯队。大约七点过,全队到达一个小平台。领队查看天色后决定扎营。
我和朱政已经在宿舍试过展开帐篷,所以这些也不是难事。撑开内帐、铺外帐、打地钉一气呵成。随后是铺防潮垫和挂帐篷灯。夜间阴冷潮湿,周围荒无人烟,只有阵阵山风在耳边吹响。我们很早就钻进暖和的睡袋里。
老实说,这一晚睡得还不赖。我没带枕头,只得把冲锋衣抓绒内胆折好垫在下面;由于没拉风绳,帐篷内的水蒸气冷凝后也都挂在内帐内侧;防潮垫下面也是湿漉漉的。好在我们的睡袋的保温性还是很棒的。两人睡得都不错。上午九点,小队准时出发继续登顶。
第二天的路和第一天也差不太多。还是借着登山杖,踩着下过雨的潮湿的土地盘旋着上山。
不知是转过的多少个山头,顺着山路拐向山的另一侧时。突然望见脚下覆盖着草甸的山坡上,长着白、紫、黄三色的不同的花。虽然没有照片上最旺盛的时候那样繁茂、惊艳,但是更能给人一种亲近感。应该说看花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九顶山的花不像三圣乡那样。它是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野花,少了几分浓密却多了不少清新。这里离营地也不远了。稍作休息后,我们一鼓作气抵达花海营地。不远处有山泉水,水质清澈,这是我们此行的水源补给,灌满了烧开了就用来喝或者泡面。山雾越来越大,还不是飘下雨滴。登顶看九龙池的计划只能推迟到最后一天。这个下午就在帐篷里吃东西,听着外面的雨滴滴答答打在帐篷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也挺巴适的。
最后一天,我们中有十个人选择继续登顶。在早上五点多,被叫醒,朱政的一句“以后再也不会来这个地方了,别留下太多遗憾”打消了我所有睡意。于是我迅速起身,在夜幕下收拾轻装,打开头灯跟着队伍前行。帐篷外寒风凛冽,穿着冲锋衣也有点凉。头灯也只能照亮脚下的一小块地。这次的路完全是沿着山体的纹路找合适的位置向上爬,全凭着两条腿和两根登山杖。随着山顶的接近,天空也慢慢地泛白。休息时顺便回首了一下。果然耕天说的没错,这是条风景最好的路。我们目前所处的山头和旁边的山之间夹着条溪流。远处的群山腰间环绕着云,慵懒地享受着清晨的阳光。我们继续向着日出的方向前进。在预计的时间抵达了坡顶的平台。
环顾四周,才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不起眼的小山头,被周围的高山包围着。在两座山的夹缝中可以看到山顶有薄薄积雪的狮子王峰。西面望去是高低错落的山,不少也有积雪。耕天手指其中三座连着的雪山说到:“那边的奥太娜山我带队上去过。”耕天毕竟老司机,可是四川的大好河山太多,我所能抵达的只是冰山一角。在4060米海拔的地方,我们一行人纷纷摆出各式各样的pose拍照留念。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看到的九龙池和别的海子大相径庭,充其量就是个大水坑。耕天还振振有词地说他本来在宣传的时候就一张九龙池的照片都没放(此处手动微笑)。但是想到这次的其他收获,比如花海、山景(比不牛背山差)等等,也觉得值了。
下山的路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怎么去的就怎么回。靠着登山杖和护膝的保护,膝盖也不疼。只是长时间踩在碎石上,脚底还是有点痛。在此着重强调每个人一对登山杖的重要性。不需要很贵的,但是一定要有。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成都,九顶后山行圆满结束。内容是暑假才写的,文笔等等不佳请多多包涵。
PS 前段时间九顶山出事一名驴友死亡,对此我十分惋惜。希望所有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己都注意安全也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