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秦岭野生动物园喂老虎【严建设】
2024年01月20日Saturday
今日雨过天晴,总算出了太阳。迷迷茫茫的算是薄云遮日吧。午餐去家姐家吃过,韭菜猪肉饺子。老妻每次包饺子都是自己剁馅,或用家庭绞肉机。而我每次都会交代猪肉少放一点。现在吃饺子很随意,如果愿意的话,一年四季都吃得着。不像过去那些艰难岁月,一年之中,吃得上一次饺子就不错了。兴奋很多天,恍惚好像共产主义到了。
1968年除夕,我和二哥在家包饺子,母亲给钱吩咐买了半斤绞羊肉。当年最好的一级羊肉0.76元/斤,最差的很瘦带骨头的那种羊肉0.48元/斤。钟楼下南大街口就有牛羊肉店。绞肉售价0.58元,极瘦,几乎没肥肉,再细心拨拉开挑出里面的几根羊毛。
当年讲究的人不愿意买绞肉,说是啥烂脏肉边角料筋筋揣揣都搁进绞肉机。要买好肉回家用刀剁。穷人家拿来那些讲究,图便宜而已。那次母亲托熟人走后门在副食店买了一点粉丝渣子,然后家里有排队用购货簿买的胡萝卜,可惜都挺少,拌好的饺子馅太少,不够一家人吃。二哥出主意说,咱不如少搁点饺子馅,空包。这样看起来饺子还成,但里面一半包的是空气。家里人回家做饭时,饺子一下锅立即漂浮,不似人说的熟了才漂浮的。这样还算凑合过了除夕。当年南方人的家庭不会擀饺子皮,就像擀面条一样,擀一大张面片,再用铁皮茶叶罐盖子一个一个压出来,边角料再重复,然后饺子皮愈来愈硬。
1969年的大年初一母亲用仅有的一点米煮了一锅稠干烂饭。当年父亲蹲牛棚、大哥在渭南上班、姐姐在岐山插队。家里也就母亲、二哥、我和弟弟相依为命。此前被抄家,左邻右舍街坊们肯定不愿意来往。但是意外的是,母亲上班的解放商场有位18岁的女青工忽然来家拜年。来的女青工芳名叫做刘珍,白皮肤大眼睛很漂亮。梳俩小辫子。当年人穷,拜年大都是空手来的,见面一鞠躬,响亮说一句新年好也就完事了。
家里没啥招待的,仅有雪里蕻炒黄豆和稠干烂饭,我和母亲颇感窘迫,遂盛出来招待。女青工丝毫不知情,含笑端着搪瓷碗跟我们兄弟仨一人吃了一大碗。我俩围着饭桌吃,她不好意思共桌共食,是坐在单人床边,给碗里拨了点雪里蕻吃完的。那年月食物紧张,丝毫不敢浪费,这种稠干烂饭吃过后都要舔碗的,我看她也不例外。吃饭时母亲在院子忙来忙去拾掇。饭后我发现没母亲吃的,等于那年大年初一母亲饿肚子。然后还高高兴兴跟刘珍去上班了。商业部门逢年过节从不休假。
在秦岭野生动物园拍摄猛兽不容易,因投食车都得搁着厚厚的保险玻璃,人命关天,猛兽虎豹狼虫不是耍的。搁着玻璃,还得在晃动的观赏车上。为安全起见,那种高高的双层大巴也不成。而30年前,我和妻子去广深,在动物园里还和白老虎合影来着,一次5元。所以现在看来,有关秦岭野生动物园的视频照片甚少不是没原因的。尤其是猛兽区的视频照片。即使隔着厚墩墩的玻璃,猛兽站起要吃肉仿佛触手可及,怒目獠牙利爪狰狞之态必现。看得人不寒而栗,都想拿一瓶辣椒水喷过去。感谢其宣传部董美女关照。
1978年,我从知青点步行30里路去了阎良,本打算混上西铜快客回西安的,路上在阎良机场龙门吊上耽搁了时间,错过了车次,就得到次日早上了,就得在候车室捱一夜了,一看时间宽裕就到阎良公园动物园去了趟。天色已近黄昏。我在猛兽区见一位饲养员在拿胡萝卜和包谷面窝头喂狗熊,然后他把铝盆搁进去,竟忘记关铁笼门了。那只熊竟拉开铁门走出铁笼,就在他身后。我一看情况危急,来不及细想,猛冲过去捞起一根木杠子照熊头上打了一杠子,我食量大力气大,然后端起木杠子往熊怀里一杵,把熊杵回铁笼,急速上前把铁笼子插住。饲养员吓愣了,然后抱住我连连说我把他救了,把他一家都救了,反反复复说了些感激话。最后在灶上打来一搪瓷碗烩菜,拿来4个白面蒸馍给我吃了。就此一别,此人我再未见过。名字好像叫做王海潮。
那次我走过阎良飞机场里高高的龙门吊,据说有60米高,锈迹斑斑。是当年一个简陋的龙门吊,远远看上去,有点像个大写的黑色A字。我一看左右无人,则攀爬而上。最底层的铁梯子距地面约莫有近2米高,一般人上不去,得靠胳膊的力气吊上去。上面风大,呼呼呼的,也不知为何,龙门吊一直摇摇晃晃,好像要倒塌一样,吓得我心惊胆战握紧钢筋,出了一身大汗,铁锈蹭脏了裤子。然后登高望远,远处的街道行人如蚁,村庄房子像小盒子。可惜天气不好,能见度差。然后远远见来了仨穿蓝制服骑自行车的中年男,招手喊我下来,再要看我证件。我说没有。要看我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军绿书包里是啥,打开看时,只有一个日记本和几个蒸红苕。再详细问我是干啥的,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只得照实说是武屯知青,想到阎良坐火车回西安,问得我很不耐烦,反问他们是弄啥的?回答是172厂,红安公司保卫科的。国防工办直属的。他仨说,最近单位丢了一个白色尼龙布的降落伞,四方的大概20米宽20米长。被风刮得不见了,问我知道不?我自然一毫不知。心暗想捡到岂不发财了?不知能做多少条裤子。一辈子也穿不完。当年尿素袋子都拿来做裤子,上面的字还在。
然后他仨嘀咕了半天,告诉我说这里是保密单位,不准任何人进来,更不准爬龙门吊,也危险的很,不小心踏空摔下来就完蛋。下次再不准来了,赶紧走。那年确实有点紧张,传闻试飞时坠毁了一架超低空飞行的军用飞机。未辨真假。
百度资料:1955年,依据毛主席的指示和周总理的提议,国家决定建设轰炸机制造厂(代号172厂)和飞行研究院,并将其确定为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勘测选址工作于1955年3月至1957年3月正式启动。国家先后四次组成选址小组对内蒙古集宁、新疆伊犁、甘肃张掖、陕西阎良、四川川西、吉林郑家屯等十多个地区进行了踏勘。开始选址在张掖地区进行筹建,以后又在苏联专家的协助下,对阎良经济、地理、政治诸环境进行了认真的勘察、分析、论证,认为阎良在自然、地理、经济、政治、交通等方面具备发展现代化航空工业的优越条件。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后改为空军第三航空工程技校,今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也从甘肃张掖迁来阎良。
1959年4月,飞行研究院(又名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以后体制多次变更,先后为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八研究所,简称八所;国防科委第六三0研究所,简称630所;今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在接收阎良空军第十一航校(空军2541部队)基地后正式成立。飞行研究院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飞机场、大营房、小营房的改造建设任务,建成国家级科研鉴定试飞基地,于1960年6月17日正式执行飞行鉴定研究任务。
1965年7月,归属第三机械工业部的原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第十研究所(简称十所,后改为603研究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今更名为“中国飞机设计第一研究院”)迁来阎良,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达亿元的国家大中型军民用飞机设计研究单位。至此,阎良作为我国唯一的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航空工业基地的地位正式奠定,数万名航空精英云集阎良,开始谱写新中国航空事业的辉煌篇章。1958年建厂,1966年建成投产,1968年试制成功新中国首架大型军用飞机----轰六飞机,展示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高速发展。从1966年建成投产到1995年(《阎良区志》编纂下限时间),阎良飞机城先后仿制、研究了轰六系列、运七系列、运八、“中国飞豹”、“新舟60”等30多种型号飞机,交付军、民用飞机数百架,为国家航空事业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航空三大家按照“保军转民”的方针,积极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发民品,转包生产国外航空零部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受到国外同行的信赖和赞誉,阎良飞机城被誉为“中国的西雅图”而闻名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