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南京“最牛小三”刷了屏。
比之于小三的嚣张、某些围观者对原配外貌的嫌弃,被很多公众号相继转载的舆论导向是“婚姻的纽带是共同成长”。
这篇文章三观很正、说法很对、很有道理。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得深以为是,频频点头。
“谋生亦谋爱”,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正在转变从千年封建传统中承袭而来的“女人必须依附男人生存”的观念,从家庭角色到经济地位做出主动的调整甚至是抗争。在“自我成长”当中,“经济独立”是不可或缺的一条,提到“现代女性”,很多人想到的第一要义就是“能养活自己”。
可是“能养活自己”不等于“过得好”,“有一份工作”不等于“有社会地位”,即使你的劳动所得在家庭经济支柱中占据着重要部分,也不等于你就是“现代女性”了——即使是在女性普遍认可“应该经济独立”的今天,很多“原配们”的思维深处,依然收到传统观念的束缚、甚至是毒害:
你认为:工作中要多一些钻研的劲头;她说:我都有了孩子了,工作还那么拼干嘛,早点下班回去带孩子要紧。
你分享:跟老公定期约会、保持仪式感很重要;她说:老夫老妻了还玩什么浪漫?有买玫瑰的钱还不如买两颗葱呢。
你建议:多看书、多学习、保持个人成长;她说:大学毕业之后,从书本上学习这件事就应该结束了。
……
对于众多“原配们”而言,意识到“婚姻需要共同成长”看起来醍醐灌顶,但当“维持婚姻”被当做目的,“不得不被动改变”的苦逼意味就一览无余:如果老公靠得住,我就没必要在中年之际还要逼自己苦哈哈的付出那么多去改变。
相较之下,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克丽丝特尔·潘所著《会赚钱的妈妈》一书,通篇都在谈论现代女性如何通过创业或兼职提高个人及家庭收入,出发点却不是“怎样维持夫妻共同成长”、更不是“怎样做才能不被抛弃”,而是“女性明智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有目的地生活”——在这里,赚钱是“让家庭财务状况更上一层楼,为自己的激情和梦想添砖加瓦”的主动选择,是家庭中平等主体之一的自我决定,与另一半如何,无关。
或许你会说,这是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别所致,但这种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于对婚姻的态度上。换言之,“在婚姻中停止成长”只是一个表象,深层的原因是“原配们”对于“成功”秉持的根深蒂固的片面认知。
一、结果VS.过程
成功从来不曾被拥有;它是你租来的,并且第二天就会到期。
很多人经常认为一旦我们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我们就获得了它,比如终于赚到六位数的薪水,终于有足够的雇员为我们干活而解放了自己,或是有《企业家》杂志打电话让谈谈自己的成功故事。但是说实话,没有人也没有企业能够真正“抵达”成功的时刻。
成功是过程还是结果?这个话题不算新鲜。新鲜的是这个比喻:成功是你租来的。既然是租来的,就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必须一直支付费用才可以使用,一旦停止付费就不再拥有——作者的观点非常鲜明:成功是持续的过程,而非固定的结果。
这和大多数人的认知不太一样。无论是完成一次考试的“小胜利”,还是实现人生飞跃的“大梦想”,都像是赛道的终点、引路的明灯,目标确定才能起到指引、激励的作用。既然是“确定”的,那“抵达”就等同于“拥有”成功——在那个时刻,成功就是个结果啊!
细想之下,作者说的“过程”和我们谈的“结果”出发点不同,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用下图来表示:
在未达到A之前,即B-A的追求过程中,“成功”指的是到达A点,这的确是一个结果;而到达A点之后,想要依然高位运行,保持A-C的射线一直延伸而不会滑向D,“成功”就变成了一个依靠不断付出来持续的过程,没有终点。
二、区分B-A和A-C
也许是因为很多人都长时间处在拼搏(B-A)的阶段,所以这个阶段大家都很熟悉、被强调的也很多。对于尚未达到A点的人来说,把成功当做结果没有问题——目标导向让人更有动力前进;问题是到达A点之后(A-C)往往就被一笔带过了。就像我们从小听到的童话,“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生活的鸡毛蒜皮被掩盖在“成功”的光环下,很少有人去深究。
生命中的任何事,如果你想要成功,都必须愿意为之投入资金。如果你想要自己的事业不断成长,取得财物利润或其他收益,你就要努力工作,不屈不挠,坚持下去,即使有些时候你宁愿做些别的事。
B-A和A-C,两个阶段的“成功”都需要投入“资金”(不仅是金钱,也包括时间、精力等其他努力);但A-C阶段的关注点在于“持续”:“不断成长”需要的投入方式与B-A追求“抵达”的阶段明显的不同:前者可以靠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后者却要持续投入方能高位运行。借用作者的比喻,B-A可以看作攒钱购买心爱之物,拥有之后就一劳永逸;A-C则是租借关系,即便“曾经沧海”,一旦不再续租就会重新降格为小水流。
如果对这两个阶段的划分没有明确意识,就不会明白“抵达A点之后,成功就从追求结果变成了维持过程”,自然也没有机会思考“该做些什么来维持成功’。
高考后疯狂撕书、通宵游戏的学生是这么想的:“考上大学”已经是成功,何必还要继续努力学习?所以有了大学校园里慵懒颓废的生活状态;
工作中按部就班、萧规曹随的职场新人是这么想的:“找到好工作”已经是成功,何必还要主动创新涉猎未知领域?所以安于现状故步自封;
结婚后陷于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家庭妇女是这么想到:“觅得良人”已经是成功,何必还要像谈恋爱时那样费心维护和另一半的关系?所以不再关注个人成长、放弃了和对方持续匹配。
他们都曾依靠有效的努力在第一阶段获得过“成功”,却在顺利抵达了A点之后,依然秉持B-A阶段把“成功”当成结果的旧经验,看不到A-C“持续投入资金”的必需性,没有“一直续租”,必然面临“您的成功已欠费停机”的窘境。
三、续租:应对变化
要学会在健康的个人生活和健康的事业成长之间找到平衡。更重要的是,不要过于自满而停止成长,否则终将面对意料之外的现实。随着事业成长或时间流逝,持续评估你的事业。四季变换,财务状况也会变化,责任也会变化。不管生活状况如何,都要确保一直支付租金。
用“续租”来比喻“维持成功”真是一记妙招,因为“租”不仅意味着“不可间断”,还意味着“变化”:以租房为例,十年前的我们每月支付的租金是300元,十年后可能变成了每月3000元。这种变化或来自外界环境或与他人的对比,需要我们及时应对;或来自内在目标的改变,是自己有意识调整的结果——变化本身没什么可怕,被动应对和主动选择的效果却天差地别。
同理,为“成功”支付租金绝不仅仅是按时缴费那么简单,掌握下面的“三要素”,才能先变化一步、真正掌握“持续成功”的主动权。
第一点:评估
人到中年,是在工作上拼一把还是把重心放在家庭?
个人成长和陪伴孩子都要花时间,哪个该放在第一位?
孩子占据了妈妈全部的注意,“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怎么体现?
……
虽然作者提到的“评估事业”倾向于狭义概念,但对现代女性而言,赚钱养家的工作只是一小部分,人生的规划、婚姻的经营、子女的教育……从广义上讲都是女性一生的“事业”。诚然,无论是否具备“评估”的意识,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必然面临的课题;评估的重要性,未必是最终的结果多么不同,而是整个过程始终保持“自知”的状态——正如“下岗”和“下海”一字之差,离职后的人生走向却全然不同。
第二点:持续
评估要求的是带着觉察思考和判断,持续强调的则是这种觉察的频次甚至是习惯:外界变化日新月异,评估自然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根据不同的评估内容,持续的频次也有较大的差别:
家庭和事业孰轻孰重的判断,在新组建家庭、孩子出生前、三岁后等转折点上都有明显不同的结论;
个人成长和陪伴孩子的缓急,随着孩子每一年的成长在投入程度上都会有所调整;
如果是家庭的理财计划,要按长中短不同期限保持审视和回顾的习惯……
持续,意味着对外界变化保持敏感,对成功所需的“租金”心中有数。
第三点:行动
如果有一天时间,你会选择参加培训还是逛街?
如果有三个小时,你会选择写作还是追剧?
如果有三十分钟,你会看书还是刷手机?
如果只有五分钟,你能为成功付出的“租金”,是什么呢?
分清楚“两个阶段不同的成功”,明白A-C“持续成功”需要“付租金”,了解如何主动应对“租金的变化”——此时再看这句“女人,记得时刻投资自己”,就不再只是原配们居安思危的惶恐。
“追求更好的自己”是种真正的“持续成功”,重要的是,你为它支付的每一天的租金,都同时成就了婚姻中必需的“共同成长”。
每一天你都有机会支付通往成功(现在和将来)的租金,你可以选择朝着正确的方向小步踏进——去参加社交活动而不是去买鞋子,写博客而不是看无脑的电视真人秀,学习心得营销观念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刷脸谱网,去接受培训而不是抱怨。
选择全在你手上。为了支付未来成功的租金,你今天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