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新书到手!(这是我学《百合心》作者庹政先生平常说话的语调,似乎每次开口前,需要清清嗓子。也难怪,四川雾霾大嘛。)
看这本书的照片,也许有人会说,封面设计真好,素雅、有质感。
而我手捧着这本书,脑子里在计算庹政先生的酒店房费。
庹先生说自己喜欢窝在酒店写作,有人做卫生,而且不被打扰。在家东玩玩西玩玩时间就过去了。
这书25万字,假使一天写5000字,得花50天,假使每天酒店费200元,写一本书得10000元。数字可能有变动,我说的是假设。
这一万元,只是住酒店的费用,好贵呀!所以庹先生的新书一定得大卖哦。哈哈哈,开个玩笑!认真拜读中……
嗯。 吸引我读这本书有两个原因。
其一,作者是内江人,在这里可以读到家乡风土人情,分外亲切。还有个深藏在心底的虚荣心:读家乡人的书,会平添几分自豪感,以此证明自己的家乡,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其二,因作者的售书广告——他自诩为“钱钟书先生未竟之作,当代版《围城》。”
《围城》看过两次,倒不是故事多么好看,主要想看钱钟书先生吹牛。吹牛吹得好是一门极高的学问,就好比同样一个故事,从水平不一样的人嘴里说出来,对听众的吸引程度会大相径庭一个道理,钱钟书先生这方面造诣颇高。如果平铺直叙写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没有多少可读性,与读枯燥乏味的新闻报道没什么两样。钱老先生的文章,摆故事的同时,随时随地穿插恰到好处的譬喻,令人会心一笑。
庹政先生的《百合心》,没有让人失望,果然有钱钟书先生的风格。
从形式上说,《围城》那时写作流行大段大段文字,没有提行。我猜那时纸张挺贵,如果像现在这样“啊?”提一行,“为什么?”提一行,“好!”提一行,该多浪费纸张呀。所以那时的人们总是大段大段的写。现代人大多喜欢看简洁的版式,读起来轻松,一晃而过,不需要用脑。我个人来说,倒是无所谓,版式不重要,关键要文字美,细细阅读,慢慢品味。
《百合心》秉承了民国时期的写作传统,不慌不忙的叙事,整页,甚至数页为一个自然段。当描述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时,不着急三两下抖出下面的情节,而是娓娓道着与该情节有丝丝关联的其他事,亦或来源出处。如果你是个性子急的人,以为自己不适合看这样吊胃口的书,那就错了。全书通篇笑点,决不会让人觉得乏味的。也许读了这样的书,会改变急性子毛病,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学会慢,慢慢品读,慢慢生活。
另外,就连把“X光”写作“爱克斯光”也传承了,可惜没有坚持,后面又写成“X光”了。那时作家流行英文字母中文化,仅仅字母中文化。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字母中文化的同时,却又在中文小说里面穿插英文,或英文单词,或大段英文诗,亦或英文交谈。在这一点上,《百合心》毫无保留的继承了《围城》风格。
内容上,就上面提到的譬喻。相比《围城》中的令人会心一笑,《百合心》会让人捧腹大笑。不知道这么庞大的资料库从哪里搜集来的,封面介绍说本书是作者“十九年呕心沥血的诚意之作”,这句话一点不为过。
随便抓几处,分享给大家。
描写胖子,“肚子肥大,移动时肚脯一圈圈蠕动,像是蛋卷冰激凌上快化的奶油。”还有更绝的,“走起路来像一块豆腐在蠕动,坐车时需要把身体仔细折叠才能够塞进去。”
“少女怀春这种情况,好比中国古诗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
“干政治的人,没有几杯酒量,就像当演员没有三分紫色七分开放一样不可想象。”
……太多精辟语言,在此就不多说,否则有侵权嫌疑。
与《围城》一样,《百合心》的情节也是书生征战职场故事。《百合心》里面的人物,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相比那种树立高大形象的小说来说,我倒更喜欢没有好人的作品,真实。毕竟小说不是童话故事,原本这个世界就没有一个完美人,也正因为如此,才吸引诸多作家来塑造完美形象,让人神往。
《百合心》众多人物,都是虚构的,没什么好说。唯有那个陶诗人,貌似确有其人,名字也是真实的。我很好奇陶诗人如何看待自己在小说中的形象。或许陶诗人与作者是老相识老朋友,不在乎。话说回来,陶诗人也没什么可怨的,相比其他功利人物,陶诗人的形象大不了清高了一些、自我了一些罢,文人不都这样么?
如果单纯把这本书当做笑林广记,就错了,会枉费作者的心血。读完后,你会发现,除了通篇风趣幽默外,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信手拈来一句话,不露声色地插在作品里面,《左转》《孟子》《庄子》等,非常之多,但这样的穿插,绝无显摆之嫌,把这些古人总结的语言放在书中的情节内,再贴切不过了。
除此之外,书中涉及大量宗教、哲学知识,浩瀚庞大。庹政先生十九年呕心沥血写出来,堪称奇迹,换做我,九十年也无法完成。
另外补充一点,我是个吝啬的人,常常借书看,舍不得买。其中暗含一个古人所说的道理,“书非借不能读也”。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很多书,不值得读第二次,看过的书相当于废纸。而这本《百合心》,是值得购买的,看一遍,放着,指不定哪天会翻出来看第二遍、第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