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下午两点之前,我们坐到甲方的会议室里。这次的排位较之平常有些不同。以往是策划挨着策划,营销挨着营销。而这次的排位是这样的:策划营销营销策划,当然排位这种细节,其实不用太在意。关键是,这是我入行(三个月)以来的首次讲标。你知道,但凡涉及首啊、初啊、第一次啊,总是自带隆重光环的,不过,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当营销们摆弄好电脑,甲方落座,我就要开始讲标了。
我的开场白是这样的:大家下午好,我是广州XX公司的策划,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述XX项目的策划方案。那么,首先……balabala讲到画面示意的时候,身旁的营销打断了我,说:“这里有些参考资料,请大家看看。”于是,她就把电脑挪走了,开始放参考。我心想:艾玛,这一打断,不好接下去呀。可事实证明我多虑了,营销放完参考之后,说了一句估计在场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话:“我们的策划感冒了,不是很舒服,接下就由我来给大家讲吧。”
于是,我心想,得!那我就好好歇歇啦。
如果我跟营销有点交情,那我该告知她实情:其实我并没有感冒。我只是早上拉了三次肚子,外加下车的时候淋了雨以及空调有点大和连续加班多日的疲劳没缓过来而已,跟感冒没有半毛钱关系。
到提案结束之后,另一位营销跟我说,“我觉得你讲得挺好哒,就是少了些抑扬顿挫,有点太平了。要是早知道的话,我们早上一起过一遍,那肯定好很多。”先不论这话里有多少是为了给台阶,可是千金难买早知道啊不是?况且这不是过没过一遍的问题。我是在前一天晚上九点多才得知明儿要我去讲标;再来,这个案子我只在早期参与,后期完全没接触,它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更重要的是,在被通知要讲标之后,我还在赶别的方案,直到出发前,我才有空看一看。这种情况下,我只好照本宣科。
关于我第一次讲标的情形就是这样的。后来回到公司,我对上司嘿嘿一笑,说,“从业多年,从未遇见吧?”上司倒是有点着急,生怕我留下什么阴影,以后再也没法在甲方面前开口。安慰我说别太在意,在对方案不熟的情况下表现很不错……云云。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不在意呢?如果放在小说里,绝对是一个完美的转折,并且还很有戏。
首先,她在明知我对方案不熟的情况下,坚持要求我来讲,这个动机就很可疑。接着,在传达的过程中,多次强调这是总监的意思,但总监压根没听过我讲标,为啥要点名呢,这是另一个疑点。在这方向上还可以延伸开去:也许谁觉得拿下这个案子的希望不大,干脆换个新人,一方面美名曰给机会锻炼锻炼;另一方面,万一不行,那就是讲标讲得不好,顺势背背锅或者直接卷铺盖走人。这样一来事情就复杂了,牵扯的人也更多了。
最后就是会议上那出人意料的一着。这一着也可以这样发展:该营销讲标讲得非常好,顺利拿下项目,随之唤醒了她作为策划的才能,从此营销策划两手抓,两手都够硬。随着独立作业、业绩提升,最终成为一朵迎风招展的奇葩,在大XX屹立不倒……这剧情好像有点俗?扯得有点远,我们回到现实当中。现实是除了大家一起捏了一把汗,也没有别的发展了。
这让我想起上次跟某一位主创闲聊的事儿。他说,这个营销还是不错的,就是经验少了点。我随后反问,她不是来两年多了么,怎么会经验少呢?结果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喷:谁告诉你时间等于经验了?经验等于项目量+智商。
以上就是我第一次讲标的全部情况。事实上,既没有留下阴影,也没有趁机建立自信,倒是实实在在地刷新了见识,还学了个成语。这情节本身是具有可塑性的,以后或许会出现在某个故事里,但后续的发展如何,需要结合人物的个性,我暂时还没有太多想法。
再补充一点关于我的感受。刚开始的时候,甲方是四个人,到后来陆陆续续大概增加到六七个人。我没有感到紧张。众所周知,我的反应比较迟钝,所以我猜想,这不是不紧张,而是情绪还在酝酿,结果还没酿成就发生了后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