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上海,酷热难耐。早上八点,太阳热烈,走出地铁口,就像从极致凉爽的空调房,走进了一个大蒸笼。
下地铁还要走一段路才能到公司,这段路是标准的东西向,上班是向东,迎着炽热的阳光,下班是向西,依然是迎着炽热的太阳。路旁边是工地,看起来像是一个商业中心,主体建筑已经建起来。路上会经过工地的出口,每次上下班都能看见进进出出的工程车辆,每次也都能在门口看见一辆脚蹬三轮小车,停在门口。
三轮车是辆流动的早餐车,中间放置一个铁板烤炉,用来做煎饼或者手抓饼的,前面放着调料,是一些生菜、卫龙辣条之类的,可以另外加载饼里面,右边是一些饮料牛奶。小车中间支着一把伞,旁边站着一位中年女性,头戴黑色鸭舌帽,脸上戴着口罩,两只手熟练地翻飞着,不一会儿就把一个手抓饼做好了,眼神看出带着笑意递给别人。
在这快要40多度的天气下,在大都市,也有如此挣扎辛苦的人。当然我明白旁边工地上的工人也很是辛苦,但是这是作为行业必备的工种,作为建筑行业的最底层,可以苦到钱,就是很苦。而她可能在这待一上午,也可能没有几个生意,哪里有钱挣呢?地铁口前面有几家公司,上下班的时候在这条路上经过的人的不少,在我的观察里,几乎没有人去买。不能说它不干净,但是就是会觉得不健康。
得空找了个机会跟她聊了一下。阿姨年纪比看起来小,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结婚几年,儿子刚毕业不久。大概是4年前,女儿谈婚论嫁,两家都不是上海的,男方是四川人,要嫁到四川去,阿姨不同意。所以结婚时,对男方的要求是,彩礼可以商量,但是一定要在上海买房。这是个很大的压力,男方觉得先不急着买房,毕竟在上海还是很难的。阿姨担心还好男方那边家境还算殷实,在嘉定买了一套两居室,那边房价相比较低,但是也是接近掏空。现在也还没住进去,软硬装都好了,新房要晾凉甲醛。可能是当时有点太坚决了,有一线嫌隙,又因为现在房价掉了,女婿老是说起房子买早了,感觉嫌隙又大了。阿姨自己觉得当初有点太坚决了
阿姨的老家是很注重彩礼的地方,来上海也已经半辈子了,儿子出生长大都在上海,现在已经把自己当成上海人了,跟他说方言,他听不懂,还不让说。现在刚上班,听阿姨的语气,感觉不是很争气。老两口之前一直在上海做些小生意,在相对郊区的位置购置了一套房子,后面又开了一家餐馆,一开始经营的还不错,经历那三年,赔了不少。再加上儿子也大了,要成家了,要为他准备彩礼,彩礼按他们老家的习俗又是很不菲。女儿出嫁的时候因为买房了,也没要求太多彩礼,后面也交给小家庭了。所以才这么辛苦的出来做这个营生。
我觉得看她做的事情是很辛苦的,但是听她的讲述又觉得不至于,毕竟在上海还有房,有资产。只能说老一辈人都是能吃苦的。
我跟她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不了那么多,她跟我无奈一笑,意思我是懂了。一般彩礼重的地方也是重男轻女,彩礼高的畸形变化本质上就是重男轻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