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或工作中常常存在因表达不清或标准不一而引发的矛盾。明明自己心里很清楚,却无法将信息准确的传达给别人。究其原因,在于沟通双方的不同频。怎样避免出现这种“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的尴尬局面呢?保持同频,事先明确标准、达成共识。
日本有句谚语说,发问只会造成片刻的尴尬,不发问将导致你一生的尴尬。我在上高中之前还是个不敢提问的学生,听不懂却胆怯的不敢请教老师,久而久之导致偏科严重,学不好的学科成绩更不好,学的好的学科也没有起色,总是会抱怨老师怎么讲的这么快、题目好难没听懂……却从来没有主动出击去问老师问题。
当失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很多人常犯的错误就是抱怨遭遇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意愿。抱怨只是对痛苦经历的重现,而只有积极应对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
如何积极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呢?可以尝试使用“您可能不知道……”这个句子。使用时要注意两点:第一,陈述不包含负能量和挑衅。第二,语气平和。
生活中很多误会都来源于“以为对方懂”,而很多时候“你以为的真的只是你以为”。你不说,我不说,有了距离;你问了,我说了,信任来了。没有谁具备一眼就能看穿你的超能力,主动吐露心声才能让他人更懂你。
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必需品”,然而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帆。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你要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
今日晨读分享书目《不抱怨的世界2:关系决定命运》,作者:威尔•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