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才会有碰撞,晚上的线上互动,在答完题后我们简单交流了一本书,一些书友提出了质疑,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要不要坚持?
书友表示,书中说“半途而废是好事”,听完简直震惊了。
毕竟大多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学会坚持。
但我想,其实这本书要表达的或许是——不要那么固执。
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人设就是外向开朗,潜意识里为了不让人设崩塌,他会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人设,像什么爱说话啊,爱交际啊,爱笑啊。但人总有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如果坚持开朗人设,他就会非常痛苦。不能接受自己多元的一面,就不太敢告诉别人自己的情绪,抑郁甚至自杀都很有可能。
这是坚持做自己。
还有坚持“坚持”这个品质,如果说是确定坚持下去会有希望,并且这个过程对自己成长有帮助,我觉得可以坚持,尽量去坚持。
但如果是为了坚持而坚持,就陷入了“坚持”的性格设定,这就是一种固执。
爱而坚持,固执伤人。我们不要轻易地让自己陷入一条狭小的路,是死路却一条路走向黑,换个岔路或许越走越宽。
要不要专注?
书友问,这本书是不是和《刻意练习》有冲突,那还要不要专注了?
是的呢,专注一件事的时候很容易陷进去,经常看到有学霸几天几夜做实验然后进医院,还有游戏上瘾者不吃不喝打游戏然后猝死。他们都太专注了吗?不,他们的专注效果可能并不好。
我们现在更强调跨界思维,这本书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有智慧有力量的专注是什么样的?——是把心放在专注的事情上,不管做什么事都可以与之产生联想。
这是一种极致的专注,不被时间、场所和事情所限制,做什么都能为专注的事情提供力量。
比如我现在一心想着书店的实体经营,这不代表我得天天待在书店,天天待在那里我的思维受限。我该干嘛干嘛,该休息休息,该旅游旅游,但我不管做什么,我都能够马上想到——诶,这点我可以用到我们书店上。
这样我们的书店才有无限生命力啊,借用外界的智慧,成就自己的专注事业。哪怕稻盛先生,也是抱着瓷器睡觉,才突破了新技术,踢翻了松油桶,才得到了新启发。一天到晚待实验室不吃不喝,能有机会得到这些启发吗?
而如果仅仅把专注限定在一亩三分地里,这里的养分也支持不了开出多艳丽的花。
多出去走走学习,专注是骨子里的道,外面的血肉可以是他人的。
要不要有目标?
书中说,我们当下的思维局限了我们的未来。而我们总会想,我未来要怎么怎么样。矛盾吗?
还好吧,你可以有小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走好当下的每一步。
世事无常,你根本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人,你现在所做的无关紧要的决定会如何影响你的未来。任何一步棋错了,整个棋局就变了。
我坚信,走一步算一步,每一步都算数。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说了不算,我做的才算,这些机缘会引领我遇见每一个时刻不一样的我。
我喜欢不一样的自己,我真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被预见,太没意思了。所以我很赞同“君子不器”,我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活法,我为什么不可以让一生活成很多生的状态?
如果想成为这样,非常非常重要的是做好当下。就拿开书店来说吧,一年前的现在我从未想过,然而一年过去了,我已经开了10个月的书店了……
神奇吧,两个月发生了那么多事情。
但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我会遇见我的伙伴,为什么我会加入书店项目?首先是我自己有价值,我过去的努力和认真得到认可,别人才会想到要是我加入就好了。其次是外部因素的酝酿,长期的量变产生了质变,爆发了,我辞职了。最后,就是很巧和的促成。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每一步,都在为未来做铺垫。
走一步算一步,每一步都算数,这就是目标,未来不知道。
最后,这本书真的很及时,打开自己,接纳世界,希望我们都能体验多元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