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解释,别人都会曲解你的意思?你希望别人帮助你,为何别人的反应总是很冷淡?你向朋友解释误会,结果别人听完更生气了?明明想让男朋友更关心你,结果他总是沉默?
许多冲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良的沟通造成的,而原本这些误解都可以避免。
生活在社会中,处处都需要沟通,而你真的会沟通吗?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会让人感觉舒服惬意,而有些人说话,就让人感受到控制和攻击。如果你也为这些问题困惑,不妨看一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深入探讨在和他人交流时,经常犯的错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我们的沟通方式出了哪些问题。
非暴力这个词大家应该听过,历史上有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印度圣雄阿伦·甘地发起的,为了反抗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发起了全民对英国的抵制,这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让人们看到暴力之外的一种表达方式,没有流血,没有牺牲,我们一样可以表达愤怒和反抗。
而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其祖父正是圣雄甘地。作为有色人种,马歇尔·卢森堡遭到白人和黑人的歧视,处在愤怒和尴尬处境的他,被父母送到了祖父那里学习,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有机会和祖父甘地一起生活,祖父告诉他,暴力分为身体暴力和语言暴力,而认识到暴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非暴力。祖父的言行和思想深深影响着马歇尔·卢森堡,为了让作者认识到隐藏的暴力是导致暴力行为的根源,祖父让作者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
关于他和祖父日常生活的描述,作者是这样写的:“每天晚上,他和我一起分析我一天中的经历——我的所读、所看、所做。如果某个行为设计使用武力,就把他归到暴力之树‘身体的暴力’那一边;如果主要造成精神伤害,那就归到暴力之树‘隐藏的暴力’那一边。”祖父告诉作者,语言的暴力没有身体的暴力明显,但却更加有害。而非暴力沟通则是让爱、信任、理解和友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
“非暴力生活的关键: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摘自《非暴力沟通》
作者后来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入研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有关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和原则,按照这种沟通方式,人们学会真正的聆听,情感相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魅力。这本书再版多次,历久弥新,现在读来依旧收获颇多,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每当遇到生活中沟通不畅的问题,都可以去翻翻此书,总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针对人们再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犯的错误,书中结合大量实例,还给出了应对的方法,很多章节后面都有对应的练习,帮助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客观描述是非暴力沟通的基础
没有足够客观的描述,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沟通。而言过其实正是很多人在沟通时常犯的错误,你以为你在陈述事实,其实那只是评论。你没有客观的讲述你所观察到的,而是在做主观评论。对方会因你的武断而排斥你,更不会接受你的意见。我们总觉得别人的回应很冷漠,却不知道,是我们自己先对别人的言行做了过于主观的评判,别人感受不到尊重,自然换不来积极的回应。而作者指出,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就是观察。那么如何区分观察与评论,不让沟通产生误会。看看下面这段话:
“你总是这么懒。”
“你从来都是这么自私。”
“你永远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你就知道推卸责任。”
这四句话中“总是”“从来”“永远”“就”都有掩盖和夸大事实的意思,也许你只是在强调你糟糕的感受,好让对方做出改变,但过于主观的用词并不会让你达到目的。生活中有很多这种张口就来的评判,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们正在遭受他人的精神暴力,也用语言对别人进行精神上的暴力。学会区分观察和评判后,才意识到,我们的语言是如何让别人陷入难堪的。
明确沟通目的避免掉进情绪的陷阱
时刻提醒自己这次谈话的目的。
交流的目的,你的交流只是为了发泄情绪,还是想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有人情绪失控是他误以为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殊不知对反只能感受到压力和控制,更不可能满足他的要求。一味的发泄负面情绪,并不是沟通,结果也只会事与愿违。愚蠢的人发泄情绪,聪明的人解决问题。
学会倾听尊重感受是关键
尊重是倾听的开始。
很多人说,我有在认真听啊,其实你并不会倾听。他们只是急于评判,急于更正错误,急于给出建议。一旦对反感受到自己被草率的评判,这次的沟通就失败了。你的动机可能是好的,可你用错了方法。倾听时我们会犯的错误:
· 主观比较 ,将自己的遭遇和别人比较,俗话说的比惨
· 急着评判对错,有时人们只是想找个人倾听自己的的感受,而你却急着评判
· 急于给意见,我们急着给对方意见,急着帮对方拜托痛苦,但却没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
结尾
本书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通过深入分析和大量日常练习,鼓励人们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上几点只是本书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要素中的几个部分,而细读几遍之后你会发现,这本书不仅实用,还让人们的内心感受到平静安宁,当你的内心和谐包容的时候,你的表达才会像温暖的阳光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