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网上曝出这样一则新闻:顺德某职业学校一位姓陈的老师因制止学生上课玩手机,双方发生肢体冲突而导致学生倒地。事后,经校方批评教育,双方相互道歉。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校方对于这位陈老师又做出了停职调查的处理。
这样的处理结果让人感叹教师不易的同时,也看到了作为教师后盾的校方在整个事件中的软弱与无力。对此,也不禁让人反思:教师的良心由谁来守?师德真的是万能的吗?
随着手机成为校园里、课堂中的常客,学生上课玩手机已成为一个令学校和教师头疼不已的问题。很多学校也做出了禁止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规定,并对教师提出及时制止学生玩手机的要求。顺德这位教师的所作所为正是执行了学校的这一相关规定,然而事情的结果却让人始料未及。也许,这位陈姓老师的处理方法确实有些过当,但从教师的良心与责任心、执行学校相关规定的角度来讲,毕竟无可厚非。然而,多少学校管理层在遇到这些事情时,向来选择息事宁人,不惜牺牲当事教师的利益。也许,当事老师除了自认倒霉外,并不会如何。然而,这样的做法不知扼杀了多少教师的良心与责任感。
我们也遇到过不少与之相反的老师:他们对于学生玩手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纵容学生,与学生一起打游戏。学校或许会批评他们一两句,甚至取消其评优评先的资格,但人家至少不用担心因管理不当而停职失业、名声扫地呀!
如果一种教育一面空泛地强调师德、良心,向教师谈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又纵容学生的某些不当行为,一旦出事,不问原委,一刀切地牺牲当事教师的利益以求息事宁人。那我们的教育能否实现人心智的成熟、成才和灵魂的转向,或许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道德虽然是教书育人的手段之一,但也并非万能。一棵幼苗长成有用之材,尚且需要修剪;一个人的成才,又岂能单纯依靠虚而不实的道德?
古语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学校教育当然也需要爱的投入,但真正的爱,不是一味地纵容与宠溺。如果所有的错误仅凭一句道歉就能解决,那么法律、监狱又有什么必要存在呢?
制度决定人的善恶。我相信每一个初入教育行业的教师都是有一番责任感与良心的。毕竟,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中教师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与成就。然而,如果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将这种良知与责任感粗暴的进行践踏,那么谁还会冒着丢饭碗、坏名声的风险为那虚无的师德、责任感和良心买单呢?也许,有些教师面对学生上课的违纪行为,确实处理失当、经验不足,然而,若是为了让家长满意、学生惬意、社会舆论不注意,就不客观地看待事情原委,那只是暂时保护了学生们的颜面与天性,也许,今日一个小小的错误日后要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因此,学校的规定应该既有纠错机制,容错机制,不要等到有一天将老师们的良心都逼成了黑心、将责任感都逼成了日复一日的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