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课程,从如何改变行为,转变思维,讲到如何改善关系,走过转折期,讲到完成人生各个阶段的课题。
就像一个婴儿,慢慢长大、成熟、老去,不知不觉,已经接近尾声了。
如果你听到了这里,这意味着,我们已经以课程的形式,相互陪伴50天了。你听着我这不太标准的浙江普通话,也已经听了50天了。
最后这一节课,该说些什么呢?
既然人生最后的阶段,回顾整合是一件重要的事,那我们也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课程好了。
两点特别说明
首先,我们的课程有一个特别的安排,就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课,会以某种形式否定前面的内容,让课程的内容进一步深化。
比如,在行为改变的最后一节,我说:不改变也是一种改变,接纳自我是很难的改变;
在思维改变的最后一节,我说:我们在前面所讲的,都是局部的知识,只有承认它是局部知识,才不会把它变成另一种“应该思维”,才会去探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
在关系改变的最后一节,我说: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独立,课题分离,但独立是为了更好地联结。
那按照惯例,如果对第四章的转折期和第五章的人生发展阶段,做一个总体的否定的话,我会说:
其实所谓的改变进程或者人生发展阶段,都只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也可能,它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某种偏见。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路要走。
我有一个朋友跟我说:“我并没有完成建立亲密关系的课题,可是我有了另一种本领,容纳孤独的能力。
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这也让我思考,人生发展阶段的本质是什么。
我觉得,其实是对矛盾的适应。
人总是处于矛盾当中,自我和他人、亲密和孤独、理想和现实、生和死,每一个阶段,我们的矛盾都会不一样。
如果你走的是大家都走的路,在特定的人生阶段,这些矛盾会给你很大的压力。就像地壳的两块在不停挤压,最后一座高山出来了。
如果你适应了这个阶段的矛盾,就会收获这个阶段的品质,你的思维也能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如果你走的路不是大家都走的路,或者你面对的课题,不是以常规顺序呈现的,那会怎么样呢?
你也一定会在你的路上,遇到你的矛盾,经历你的艰难,并通过这些艰难,学习到别人没有学到的东西。只不过,独特的路,是很难被作为普遍的规律归纳出来的。
为什么我们要在每章的最后一节,否定前面的内容呢?
这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为了对应真实的自我发展规律。自我的发展,也遵循同样的规律。
年轻的时候,我们认定自己是某种人,后来发现,其实不是这样;
我们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亲密关系,后来发现,也不是这样;
我们觉得自己会走上某条人生道路,后来发现,也不是这样。
这种否定,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这种否定不是说了“是”,然后又说“否”,说了“对”,然后又说“错”的那样的否定,而是“除了这个,还有更多”那样的否定。
它不仅是否定,也是继承。我们就是在对以前自我的不断否定中,逐渐实现自我发展的。
第二,在课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我刻意没讲具体的方法。
我没有讲怎么确立身份认同、怎么发展亲密关系、怎么发展繁衍的能力,我只是讲这些阶段面临的矛盾和一种可能的出路。
如果你问我,那我该怎么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呢?
我就会请你从第一节开始,去回顾课程前面的内容。想想怎么走出心理舒适区、怎么改变自己的思维、怎么发展不同的关系、怎么度过转折期。
因为,虽然人生的发展阶段有它特定的任务,但是对每天面对具体生活的人来说,改变就在每个行为、每种想法、每段关系里。
课程后面问题的答案,却是在前面提供的。这样,我们的课程又回去了。这也对应了自我发展的另一条规律。
心理学家范伦特说:
“从40岁到衰老的步骤,和前面的发展阶段是反向的。40岁时面对情感危机,像青少年一样;60岁时挣扎着抗拒时光变化,像10岁一样;80岁时全神贯注于一个难以控制的、不稳定的身体,就像我们刚刚学步一样。”
他还没说,我们消失之后的一片空白和出生之前的一片空白也很像。自我的发展,就是这样一条回去的路。而我们的课程,同样是一条回去的路。
你走的路,比地图重要
其实,学习这门课的过程和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很相似的。如果说,这门课程是一幅关于改变的地图,它可能只是一幅局部的地图,有些地方还标识的不那么清楚。
也许你会问:既然这只是局部的地图,那为什么我要拿着这幅地图呢?
答案是:为了上路。
有了地图,你就可以上路了。你可以去尝试改变,比照着改变的经验,了解更多关于自我发展的知识。
也许你会发现,你的经验有些跟我讲的很像,有些不那么像。没有关系,你走的路,比地图重要。
在第二章讲局部知识的那一节里,我说了一句话:
“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找出它不够完善的部分,是很容易的。可是要听到它对的地方,却并不容易。你要先接受他所说的都是错的,才能听到他说的对的地方在哪里。”
这门课的主编说,老师,这句话没讲清楚,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一些?我说太好了,就让它这样不清楚地留着。
我相信,如果这句话让你觉得不清楚,反而会引发你的思考。
想不明白,你会回来问我,我可以解释给你听。如果我解释得不清楚,你会进一步地思考。这一来一回的过程,远比一句清晰的话更重要。
过程是最重要的,任何模糊的但是能够引发探索过程的知识,都比清晰但完结了的知识有价值。
知识的价值,不是给你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知识需要让自己成为过程中的一环。如果知识不能引发探索的过程了,那一定不是因为它太完美了,而是因为它已经陈旧到没人理了。
这就像我们的人生,从生到死,我们的起点一样,终点也一样,可是,这个展开的过程,却不太一样。而这个过程,才是它的本质。
就像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信里说的:
“人生最后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先发生。”
让一切发生,这就是过程的意义。我们会老去、死亡,作为结果,我们会消失不见,可是过程却不会消失。
当然,我们还要有我们的目标。我们还要为目标的成功或者失败欢欣雀跃或者伤心流泪。
可是你要知道,目标的意义,就是为了引发这个过程,就像地图的意义,是为了上路一样。如果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法展开过程。
可是,如果太注重目标,太注重结果的成败,那我们也会失去这个过程。
学习这门课,对你来说,是一个过程。讲这门课,对我来说,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有机会整理我所知道的东西,也有机会回顾我自己的人生。
在讲人生发展阶段的时候,我在想,我年轻的时候是怎么设想未来的呢?
在年轻的时候,我想的是中年太可怕了,我再也没有精力熬夜了,我的八块腹肌会变成一团肥肉,再也不会有姑娘喜欢我了。有了家庭和孩子,我再也没办法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现在想想,这些可怕的事情,都发生了。可是很多没想到的事情也发生了。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变得更加成熟坦然了。因为在职业上的认同和精进,我获得了一些年轻时不会有的尊敬,在经济上,也有了更大的自由。
当然还有家庭和孩子,我是被她们束缚了,可是谁会想到,她们束缚我的方式是快乐呢?看到孩子的笑,我哪里也不想去了。
我们设想的人生,和我们真正的体验,总是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过程很重要。
体验是在过程里发生的。
我经历过青春期的迷茫,知道建立亲密关系的疑虑和孤独的滋味,了解职业变动的彷徨和建立职业认同以后的安稳和喜悦。可是无论我怎么设想,我都不会真正知道接下来的人生会怎么样。
想想衰老或者死亡,我还是很怕的。
可是我也想,就像我在青春期设想中年那样,也许想象衰老,我也只能想象显而易见的失去,而很难想象获得。
想想10年以后、20年以后,或者更长的时间,我希望自己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希望你也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
那时候我老了,又经历了很多事,而你呢,对人生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果那时候得到还在,我们还可以再来讲讲关于自我发展的事。
对于一个心理咨询师来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程也是在关系里发生的。对于我们这段以“自我发展”的知识为媒介,所建构的你和我之间的关系,我很珍惜它。
说到这里,我们的课程就要按下暂停键了。它不是结束,就像自我发展是一条通过结束和开始不断延伸的路一样。
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了,未来的下节课,我们再见。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我们把课程做成了一批精美的实体卡。如果你觉得课程对你有帮助,想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的家人和朋友,你可以点击文稿,了解我们的实体礼品卡。
本章小结
1.人生每个阶段,所谓的改变进程或者人生发展阶段,都只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也可能,它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某种偏见。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路要走。
2.虽然人生的发展阶段有它特定的任务,但是对每天面对具体生活的人来说,改变就在每个行为、每种想法、每段关系里。
思考与行动
学习完《自我发展心理学》你最有感触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哪些观点已经深入到你的生活里,时时刻刻影响着你。
不知不觉已经学完50天的课程,回顾这五十天感觉过得太快,有些知识点儿还没有牢固掌握,也总是想着我在下面要好好的巩固学习一下。但实际上犹如拖延症,仍处在我在下面要好好巩固的想法上,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但是心理学
在讲拖延症哪一张,陈老师说拖延是因为我们的没有持续的行动张力,为创造型思维认为创造型目标是持续行动张力的来源。学习了心理X光片,学会利用心X光片分析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心重大假设,并验证重大假设是否成立;在一个就是WOOP思维,产生行动张力的WOOP思维,如果......就....... ,在一个就是中年期的使命-繁衍感,学习这个章节时正好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非常焦虑,在学习这节课时跟玉莲姐和惠容讨论了很久,对这节课中奉献式的爱和占有式的爱理解较为深刻,对照自身确实有很多地方因为认知不到位,而对知识有误解。
学以致用是每个爱学习的人的追求,我目前还处在遇到问题才会联想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而有些是根本想不起来的,向玉莲姐请教后能把知识点弄懂弄透。玉莲姐已经达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希望能早日达到玉莲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