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第一次接触《红楼梦》的确切时间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那篇题为《林黛玉进贾府》的课文。高中的语文课,大多数时候都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可是这篇课文,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现在还记得老师破例将这一篇课文上了一周多的时间。我们在作业之余,班里流传着几本盗版的《红楼梦》,尤其是女同学之中,课间也会讨论一番。然而,就红楼的内容而言,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后来大学,作为文学院的学生,《红楼梦》当然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暑假的西安,热的只适合蜷缩在宿舍里,伴随着头顶上那个支支吾吾的电扇,看看书,聊聊天。那些年的暑假,零零总总的加起来,总看了有三五遍吧,前两次总是在看里面的故事情节,为宝玉黛玉和宝钗三个青春少年的情感纠葛操心。后来,慢慢理出头绪,学着分析里面主要人物的性格,再渐渐感受家族的兴败盛衰、人世的聚散离合。可是,总有种吃夹生饭的不畅快,似乎无法抵达真正的本真。
15年冬天尼泊尔的旅途中,我和旅伴一起坐在三四十码速度前行的local bus 上,闷热的有些烦躁,慢慢聊起天来。刚好对方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就推荐了蒋勋说红楼,我怕忘记,在印象笔记中写下了蒋勋的名字。
旅行回来,闲来无事,在喜马拉雅上搜到了这一套音频,开始被蒋勋富有磁性的声音吸引,下载了来慢慢听。蒋勋老师只讲了曹雪芹著的80个章回,他调用了自己的各种生活体验,进行分析体悟,每一个章回都分两次讲完,每次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个音频都是我上下班路上的标配。几乎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听完了第一遍,因为已成习惯,暂时没有找到新的代替,就又在荔枝FM下来听第二遍。后来逛亚马逊,发现有一套三联出版社的书,毫不犹豫的买了来。
买回来看时,觉得书里的字句都很熟悉的,应该是根据音频整理而成的吧。作为第三次来看,一点也不用着急着去期待什么,放在手边,随时可以拿起,亦随时可以放下,这种随意的状态下,看完全套,又是半年。
红学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各种研究大家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多以历史考据为主,即所谓的“索隐派”。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无法用对错好坏来评价,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这些抓着一个词句的蛛丝马迹考据大篇文章,真是需要硬着头皮下了毅力才能勉强看下去吧!蒋勋说红楼的关键之处在于摒弃了这些所谓的索隐、考据,用一种更加生动、浅近的方式拉近读者与红楼之间的距离。在这套书中,蒋勋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这个观点,“如果能够用拼图游戏让孩子去了解那些世界名画,那也算是一种对于艺术的传承,总比束之高阁好的多。”文化,无论如何辉煌,总是要芸芸众生所了解、所接近,才会有传承的可能。基于这一想法,我想,蒋勋说红楼是一套成功的书,它完成了作者的本真意图。
蒋勋说红楼,更多关注的是人性,红楼梦里大大小小的人物,他都引导着我们去看他性格背后的无奈与悲哀,这种带领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慈悲,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写“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形式的受苦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林黛玉的脆弱敏感、薛宝钗的世故深沉、王熙凤的好强威严、晴雯的泼辣直爽,甚至出现次数极少的妙玉,她的孤傲纠结,每个人物,都不用好坏总结,每种性格都不用对错指责,蒋勋用一种更大的包容分析每个个体生命中的因果缘分,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在蒋勋看来,红楼梦是一部青春小说,主要人物的年龄以及心理成长都有明显的青春色彩。即使在八十岁的老祖母身上,也时时流露出对青春的美好追忆。他用这一思想分析人物,也用这一思想分析家族命运。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总会不时的想起《小王子》,想起里面的那句“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也会想起最近网络上流行的那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也是蒋勋在解读红楼梦的过程中,一直强调青春意义的所在吧!
蒋勋自己酷爱文学,又兼具美术知识,对传统的文化涉猎广泛,在解读这样庞大丰富的作品时也表现出了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势。诗词、服饰、饮食、礼节……在这些以往我常常觉得琐碎难懂的细节之处,都能分析讲解,这样的读,完全有别于我自己三五次的夹生饭之感。
一本书,可以让你不断看到自己,这是一本值得阅读一生的书。这次的阅读,并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