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之《我们重新认识了“双倍”》(2017年3月4日专栏文章)
Step1.选摘
我一直就是为自己打工的人,于是,即便我跑到一个地方“拿着薪水给别人打工”,也好像没办法把“为自己做事”的那个“进程”给杀掉。
Step2.思考
李笑来老师关于“并联”的说法,在《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里已有涉及,指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做两件不同的事情。而在专栏的这篇文章中,关于“并联”的含义拓展了。
这里的“并联”,表示将“不得不接受的工作”和“提升个人能力”两个价值并在一起,这样的可以做到时刻都在为自己打工,也更少有消极怠工的现象。
这种方式很好地回击了年轻人经常提到的问题:“工作不喜欢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我常跟朋友说“你去找一下这份工作有什么样的动力”,这次的文章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那就是把它跟自己的能力挂钩。
当然,有小伙伴会疑惑,提升能力有个屁用啊,又不能直接换钱。是的,当下能不能兑换价值另当别说。起码在那段时间里心情不受影响,毕竟人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更别说还能有个人收获。即使是要走,也不妨在离开之前把能揩的油给揩干净,能力级别练够了才可能走。
通常老板布置的工作,你会消极怠工,通常是某项工作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机械性操作,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一看就巴不得赶紧做完交差。比如:写除了老板以外没什么人愿意看的文章,老板要求必须执行但是会得罪别人的工作,给单位的工作场景拍照,贴报销的表格,用私人时间为单位谋福利,冗长的会议和饭局,背诵实际工作运用不上的岗位应试内容,抄写东西,打扫卫生,清理文件等等。
然而,这些表面看起来没太大价值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没有价值可以挖掘了呢?不是。
其中,有的可以变成流程化清单;
有的可以想想如何做得比上一次更好;
有的可以作为一种职场社交货币;
有的可以锻炼说服别人的能力;
有的可以锻炼解决难题的能力;
有的可以锻炼统筹规划的项目管理能力;
有的可以近距离观察老板如何做人做事的;
有的可以汲取经验变成工作指南和手册,分享给同事;
有些可以形成个人作品,即使以后离开这个部门,还能够代表个人价值……
Step3.行动
遇到看起来没价值的任务,内心抵触时,多想一想,既然这件事不得不做,那么:
01 平复心情:想象一下这是“别人花钱帮你提升能力,这是在为自己打工!”
02 初步思考:除了达成老板的目的之外,完成这件任务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03 深入思考:在这件任务上,我能否让什么能力产品化(以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
本文为[发愤的草莓]发起的品书战队活动供稿,欲知详情,请点击《有笑来书友吗?一起来升级大脑操作系统吧》。盛情邀请你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