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书院梵文营第二天记录与学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日整个上午、下午、晚上,Mattia教授在昨日讲五蕴、无自性性的进度上,继续讲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瑜伽派、中观派等对无自性性的主张,最后讲到《心经》作为结局。步步清晰,句句透彻,解说无碍,使我深信此两日梵文营课堂,是当代世界文化史上因缘相续的大法会,故不敢多赞一词,愿录所闻,作为见证。



教授及翻译曰:

        ……五蕴(色、受、想、行、识)中,受,包括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感受。想,就是对于色相的态度,如贪、嗔、痴这些态度。行,是看到色相后的分别和起心动念。识,则很潜隐,……。五蕴,是了解因缘生成的方式,通过五蕴观,破除凡夫的幻觉,以为有一个自己存在。五蕴的排列是有道理有理由的,恰比于烦恼生起的程序。……人要通过修行,从而得到清净,而要修行就要去除烦恼,要去除烦恼就先要去了解五蕴。人的六根接触外物,就会生起感受,而这些感受似乎是超乎人力之操控的,这里就说明了人与生俱来的习气,人通过对佛法的修行,从而减少这种习气,每一天的修行和历程,每一层都比上一层要更快乐,下层次者是无法体会了解到上层次的快乐的。………

      ……方法有渐修与顿修,渐修之法,在于出家,………但还有一部分上根人,并不需要离却正常的生活环境,他从观想入手,一观想,就能强有力地反省检查,照察到并没有万相,所有的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从而解消妄想。而这说到容易做到难,人是很难去除和离尽的。还有更多的修法,在大乘中,如中观派对于事,看准事,其实本无自性,连空都是空的,则一切就解消了。……观想佛,并未缩小也未变大。


        十二处是区别于五蕴观的又一种解释,五蕴偏于心法,十二处偏于色法,五蕴在心法上执著于我,十二处在色法上执著于我,五蕴起于外物,十二处起于欲求,五蕴为上根人而说,十二处为中根人而说,五蕴偏于止、禅定,十二处则止观平均分配。


          ………毘婆沙派认为,因与果可以在同一时间产生,未来是实体,未来和过去都存在着,……,但无为法不会经历这些。毘婆沙派把一切法按照三法印进行分类,分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所有因缘和合产生的法,都是无常、苦、空、无我的,但无为法却例外,并没有增加五大,而是减少了五大。………通过“苦灭道集圣谛”来区分流转法与非流转法,流转法会增长贪嗔痴,非流转法不会增加贪嗔痴。……


          ……十八界对下根人说,以解消感官的我,十二处解消主体的我,……还有一派认为,有一个纯粹我,只是一个心灵的感觉,不做任何事。


        经量部派不承认补特伽罗派和毘婆沙派是佛所说的,不认为《七部论》是佛陀所说,而且他的弟子所说,所以要回归到佛经本身。不承认过去法、未来法,不承认感觉可以感通外界。毘婆沙派,要分别物体的存在及功能、过去现在未来,而经量部派,认为物体只存在于当下,……,不承认因与果是同时的,而毘婆沙派则承认因果同时。……


        瑜伽行派主张法无我,名法和色法都不存在,属于大乘佛法,……,以大乘佛法来看,则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些法都是幻象。所以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好了解的,去说它们的基础都本不存在,也是不好了解的,所以大乘佛法不容易广泛流传。“就好比桌子,从原子看,它是多,但它又本是一,桌子是一与多的集合”!


        人的梦境来源于心识,而瑜伽行派认为人面对的现实其实就是梦,……,为何会有梦,是因为有外物的诱惑。……


        第一步,任何对象都只是心识而已,第二步,并没有感知与被感知的存在。……感知与被感知者像客人,然后从中解放出来。水、金子、天空,如何变清澈?不能通过增加东西进去而清澈,要从水中移除杂质,金子,也要去除杂质而纯净,天空的阴云飘走了就回归于纯净。………


      现在讨论十二缘生,……………


      ………中观派如何检查缘起性空呢?见到了缘起日益增多,就对了,见到了缘起日益减少,则不对。……中观派认为心识本不存在,“无我性包含了一切我所能想到的东西,包括因果也不存在,生灭也不存在,说修行其实则实无所修,轮回也不存在,也没法通过存在与不存在来表达,这叫自性的涅槃”,……中观派者要毁灭掉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比如,这一刻的心识与下一刻的心识是否是相同的,若同,则就无所谓因果,中观派由此来证明万法皆空,所以中观派是“简单的”,它的复杂正在于其“简单”。


        《心经》是佛陀核心的思想,但要讲起来比较复杂,要花很多时间,五派中最后两派瑜伽行派和中观派,最为重要,阐述了般若的思想。《心经》有两种版本,长的梵文版本和中国日韩的短版本,长版本中有佛经常规的格式,如开头的如是我闻,结尾的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短版本则没有。整部经以般若为背景。

        如何“观”,观出般若,六般若密多,“智度”胜过其他5个,从布施起修,最方便容易,它能长养善根,然后修持戒,以去除恶根,接着修忍辱,来保护善根,佛经中说过对于一个已经有修行功德积累的人,哪怕出现只是一丝丝的敌意念头,也会灭掉累生累劫的修行功德。接着修勇猛,……,再修禅定,再修般若,而般若就是事物的本性。


        法有三个进阶,一是声闻乘,讲处、蕴、受,能明白心和万法的本性,二是菩萨乘,讲如何成为菩萨,声闻乘会强调心识的特点,菩萨乘强调没有心识,“当认识到没有心识的时候,那心识是什么样的?”而《心经》就如是解答了。


        尽管短版本《心经》没有常规佛经的前后言,但可知观世音菩萨是初地菩萨,菩萨阶位有10个,观世音菩萨是八地菩萨,………他看到五蕴、自性皆空,就能看出中观派与瑜伽行派之差别,观世音菩萨并不是观察苹果这些具体事物,而且观察五蕴,……,中观派瑜伽行派都承认五蕴皆空,但对为什么空的解释不一样,…………


        下一段,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心经》最高的教导,空,不是实体之外的事,空,正好是对实体最好的描述,那么,受、想、行、识,也像空那样。以“诸法皆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判,瑜伽行派对空有更多迂曲的描述,中观派则比较直截,…,最后所得的无挂碍的涅槃,与佛陀的涅槃是同等。所有的佛,都通过般若而成,所以般若是诸佛之母。


        接下来的咒语,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是五条路或五个阶位,一,资粮位,修止观,二,加行位,正常实践,三,通达位,更加能够见到实相,到通达位就已进入圣位,四,修习位,修观想,积累其所见,五,到究竟位,就成佛了。而这咒语正好对应了五个阶位,分别对应于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究竟位,究竟位就是菩提萨婆诃。


        最后来总结《心经》。一,观世音菩萨是初地菩萨,观察到五蕴,而五蕴确实空的,然后观世音菩萨把他所观察到的描述给了舍利弗,从最低到最高的解脱,我们去追求它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空。来详细阐述这些,这是成佛的关键。二,它描述了咒语的重要价值,它关系到了这五个阶位。有些中观派,也承认了佛性,成佛与否,在于体贴佛性的来源??众生与污垢混合在一起,佛性一半、污垢一半,而佛,完全不受染污,即使在地狱,佛性也在,即使你看不到认识不到,佛性也在那儿。就好比穷人,并不知道自己脚下的宝藏,这告诉我们,一,穷人并不穷,二,穷人只要认识不到宝藏,就会一直穷下去,那么,一,要有人告诉他,二,要他自己愿意走出来。这也是个所有人。所有人皆有佛性,这是一种大悲。当说到心识无自性,就会自动走向悲这一方面,这就是为什么《心经》与《中观论》相合之所在。因为悲与空,本是一回事,所以中观派,特别喜欢谈佛性。


        涅槃,是彻底摆脱贪嗔痴、出离轮回的状态,到了究竟位,才彻底摆脱贪嗔痴。

        万物的无自性性,正就是万物的自性。(而当你了解到万物的自性时,这正是佛性。)当你了解到万物的自性之时,那个状态是什么?


        赞曰:他山之玉,仁智之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思并进,君子践履。今日闻法隙间,尝试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做了些分辨,以更加理解和受用彼此:

        从宗旨看,印度以解脱为真理,为原点,出发点,以解脱为美,执解脱这一端,中国以道德为真理,以仁义、良知、道德意识为真理、为原点、为出发点,以道德、中和为美,执道德这一端;

        从视野看,印度讲大,比中国大,讲小,比中国小,大,三千小千中千到大千到无量世界,小,小到原子,比较有想象力,而中国不喜欢作这种想象,而是专注于可以把握的当下现实世界,比较适中;

        从气温看,印度的环境比较热,中国气温则比较适中;

        从修行功夫看,印度注重渐修,有繁难的特色,累生累世几劫形成的习气就要通过累生累世多少劫来修习回去,中国文化儒道两家则都有顿修和易简的风格,孔子说我欲仁则仁至、说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易经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易简之善配至德;

        从文化载体看,印度更突出口音的传承,中国更突出文字的传承,音、形、义,印度多取音,中国多取字形,前者音达于义、通契于宇宙之理,后者形达于义,通契于宇宙之理;

        从知识系统的呈现方式看,印度多通过叙事诗歌、故事、寓言来表现,有丰富多彩充满想象的趣味,如印度还有专门针对如何进行偷窃的一部经典,有一种出世背景下的风采,中国多通过经、史、子、集来呈现,比较实,入世、注重现实;

        而从认知习惯看,印度却非常注重逻辑思辨、注重分析、分类、严密的细分,而中国对事、物的道理并不像印度那么注重逻辑和思辨,中国更注重分清先后关系、本末关系,前者服务于其解脱之宗旨,后者受道德宗旨的主宰;

        从语言的语法特点看,印度梵文的词汇,复合词可以通过名词、动词、介词、形容词等无限制的广泛组合而构成,最长的一个词汇居然可以由4000多个词复合而成,无比灵活,多而变,非常夸张而奇特,甚至堪称奇葩,语法较为复杂细密,而中国汉字的构成,主要由天、地、人的宗亲、水火土房屋动物植物鸟兽草木等的稳定偏旁、部首的稳定组合、类推而成,注重于现实世界,少而精,没有太多变化;

        从机窍看,印度始终关注于无自性,并一步步一层层地深入体悟这个无自性、空性,直至透显出佛性,中国始终关注于道德意识、去追求实现这个道德意识,直至从道德意识透显出无我的境地、与天地合一同在的境地,佛性是丰富的概念、完整的概念、高明的概念,道德意识如“仁”,二个心,天地之心,是丰富的概念、完整的概念、高明的概念;

        从不足处看,印度以解脱为宗旨,聚焦在解脱上,则不能视及世界之其他面向,中国以道德为宗旨,聚焦在道德上,则不能视及世界之其他面向;

        从源流看,印度的解脱的出发点和常道,构成了印度民族的一套解脱文化和笼罩下的文化面貌,这是解脱之理之体的创生作用,中国的道德的出发点和常道,生成了中国民族的一套道德文化和整个文化体系,这是道德之理之体的创生作用;

        从了解人的角度看,印度为求解脱,主要从负面看人,从无常性、无自性来看待人,并把人分为上根人中根人下根人,中国为求道德,主要从正面看人,从天理良知、仁义道德来看待人,大体把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中人以上与中人以下;

        从对待心念上看,印度分清感官的眼耳鼻舌身对色声香味触的烦恼,主张关闭、减少乃至清除、绝去视听,而中国主张非礼勿视勿听,视听的念头主要在于合理、合礼、守正,不怕念起,只要念正,对于处理烦恼习气的路径不同;

        从历史上看,印度没有能够学会中国的宝藏,也缺乏学习之兴趣,中国则学会了印度的宝藏,且兴趣甚浓,但印度的美好、完整、高明并未少一分,中国的美好、完整、高明也并未多一分,都是如如而是。



       


附:印度《美难陀传》


        因为对于渴望解脱的瑜伽行者,

        心经即城池,知识规则是刑罚,

        美德为盟友,诸多恶习是群敌,

        解脱即大地,为此目标而努力。


        如同在酷暑靠扇动获得风,

        靠磨擦获得木中蕴含的火,

        靠挖掘获得地下挖掘的水,

        他进入难以进入的出世路。


        持正智弓,披正念铠甲,

        驾驶清净戒行律仪之车,

        他渴望在心灵的战场上,

        与烦恼敌人交战而取胜。


        由于他洞彻四圣谛,

        断除了一部分烦恼,

        自身达到殊胜境地,

        亲身证得智者之乐。


        你的莲花眼再次绽放光彩,

        好啊,这世界有了保护者,

        积聚的功德确实不会落空,

        依靠正法,终于获得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902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037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978评论 0 33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67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763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104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6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36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79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31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34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37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1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52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71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48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