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灵魂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其本质在于人民主体性。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赋予了“枫桥经验”本质特征,赋予了“枫桥经验”历史内涵、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统领各个领域,贯穿各个环节,涉及各个方面,也必然是社会治理领域的核心理念和价值根基。
纵观“枫桥经验”近6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抓源头、抓苗头、抓基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一方的和谐平安。
共建共治共享一体化,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原理;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制度创新;平安、和谐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本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灵魂在于以人民为中心,其本质在于人民主体性。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赋予了“枫桥经验”本质特征,赋予了“枫桥经验”历史内涵、时代内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需求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相应地,治理的主体、治理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枫桥经验”的灵魂所系、本质所在,生命力所依。
社会治理为了人民。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目的,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治理的每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应回应人民最迫切的愿望、解决人民最急迫的问题、关心人民最切身的感受。在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新时代,人民对社会治理有了新关切新要求新期待,现阶段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难以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影射。因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关键和唯一秘诀就在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的民生保障、公平正义、公共安全、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生态宜居等社会问题,这正是“社会治理为了人民”应有之义。社会治理必须坚持人民需求居首、人民利益为先的决策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治理为民的工作导向,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美好生活三位一体实现。
社会治理依靠人民。人民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力量。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和民主自治能力,让人民群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社会治理,是人民民主的突出特征和显著优势。社会治理必须紧紧依靠群众,不断塑造和培养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挖掘群众当中蕴藏的社会治理智慧和能量,要充分发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治力量,鼓励和支持市民、村民及各行业、各组织开展多元合作和协同共治,共同应对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把更多社会治理资源和力量交给与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组织去做,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治理能力。
社会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社会治理的成果必然由人民共享、由人民检验。人民群众是一切社会治理活动的感受者和评判者,社会治理成效如何,最根本的取决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如何,取决于人民是否得到了真实惠、真利益、真满足。社会治理成果要最大可能实现全面覆盖,让最广大的群众受益、在最长的时期有效、往最精细的地方发力。
社会治理应着眼于解决人民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突出问题。社会治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把社会治理实践切实转化成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
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真经”。“枫桥经验”诞生之初就是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的经验。群众工作的精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唤起群众的自觉,激发群众的力量,才能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实现长治久安。干部职工应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纵观“枫桥经验”近60年的发展历程,尽管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抓源头、抓苗头、抓基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一方的和谐平安。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本质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是“枫桥”创造的基层治理经验。
共建共治共享一体化,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原理。平安、和谐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根本价值。“枫桥经验”之所以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在于它蕴藏着“平安”“和谐”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中国。
要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学会感知他们的“所求所愿”。要把决策建立在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的基础之上,使其既能体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又能维护好他们的长远利益;既能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要通过联系群众,依靠和发动群众解决问题,让他们的呼声得到回应。
如何在工作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学无止境,基层工作每天都可能面临不同的问题,而做好基层工作关键在有效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要求我们拥有不断学习的精神,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充分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应有“以人民为师”的态度,虚心向群众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集民意、集民智。在面对基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须用谨慎的态度去对待,须有攻坚克难的精神,特别是群众的问题。处理和解决群众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须有“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的态度来对待,认真倾听群众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多听,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关注和关心群众的问题,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去,与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群众的贴心人。与此同时,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还应重视工作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相关的考评机制,将群众的满意度纳入平时的考核中去,畅通社情民意制度的渠道,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便民手机APP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便民理念。此外,在基层工作中,还应充分运用“多元共治”的思维,调动群众的力量来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为当地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枫桥经验”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时代洗礼,历久弥新。我们要在把握好其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从源头预防矛盾,在基层化解纠纷;要在用好“经验”的基础上画好干群共治的“同心圆”,共促综治工作不断向好发展,让社会环境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