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披星戴月,此刻坐在车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说威海以大阅读工程为依托,开展的“朗读者”“现场作文大赛”“经典诵读大赛”的三张活动,从曾经的旁观者,到后来的指导者,直到自己担任这三次系列活动评委的亲临者,才真正看到了曾经看不到,更感受不到的东西!从今天的经典诵读比赛谈起,从文登在这次比赛中大获全胜遍地开花谈起。
第一,审题与定位。要考虑“经典”包含什么。经典诗文,经典故事……有些展现出来的不是经典而是当代新思想,要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再选择形式,通过怎样的形式去表现你所要选择的经典。“诵读”是什么?诵读,可以夸张、表演,但一定要有诵,倘若只有演,就偏题了,这也是《文天祥》《苏轼》等作品受到评委青睐的原因,演是在铸成“诵”,不可缺少,不可喧宾夺主。
第二,工夫在平时。和文登教育局领导取经,得知他们得益于局长亲自引领的“大阅读工程”。具体做法:
各学段每周四节阅读课,全部去图书馆,这阅读课不是从语文课中挤出来的,与其他科目是并列关系。确定25个社会实践基地,每次按照级部一比十的比例进行半天社会实践,以某一个或某几个话题,迁出能牵出的所有学科知识。局长带领骨干教师开展活动方案设计,老师们要说出来具体怎么开展,去哪里开展,如何评价,这些工作不光是语文老师参与,校内有兴趣的老师都可参与。每日一诵活动,小初高中学生每天要录视频诵读等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专业人士的引领,充分利用公益组织,电视台电台主播入校开课,组织朗诵沙龙,推介学生参赛。家庭特长教育,打通家校沟通渠道,发挥家长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县级家庭亲子诵读或才艺大赛。所有学段除了毕业班,每周三晚上没有作业,给予学生留白时间。他们围绕一种理念:学习,必须让学生动起来,用多重活动助力于学生成长。学校的社团实效性很重要,真正做出点时效,真正为孩子考虑,在阅读与表达上,在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上,不为形式,不惟虚名。
车上写的,全是杂谈,想到哪说到哪,舞台上他们的自信与从容背后,原来走着这么多积淀,上台的不算是最优秀的,因为最优秀的还都在北京参赛。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很期待,也努力成就。
车已到家,煞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