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几天无意间看到以前的高中语文老师换了一个个性签名,叫做:“贫穷也许是最沉重的负担,但同时也是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
我清楚地记得这是许多年前他给我们推荐的一本书《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句子。看到这个话题时我的内心竟涌起了千千结。
想着那些因为贫穷而让内心卑微到尘埃里的日子,确实难熬。就在开学不久的国家助学金资助中,我把自己的材料交了上去。前天在被舍友告知获得助学金名额时,内心一阵感动,明白自身的任重道远与肩负的责任。
家境不是特别富裕的我一直很独立,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给自己挣零花钱。但或许就是因为经历过,才会更真实地感受生命的意义,才会拥有充实向上的那百折不挠的心态,才会努力让生活变充实。
我的家乡是一个渔港,家里靠海为生。大海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在我小时最怕的就是刮风下雨天 。因为海风呼啸海浪翻涌便会充斥着家人的不安,担忧的情思犹如一道道骇人的闪电,因为这种天气不仅会意味着——今天黎明时分出海的船儿将会毫无所获,而且航行出现的意外风险大大提高。
在那个时候,出海技术异常简陋,除了一台操引船儿可以发动旋桨之外就是几快坚硬的甲板了。我家有一艘船,每年都要对它进行修复,比如刷刷油漆什么的,我爸爸很爱这艘船,所以即使没钱也要省吃俭用,给它刷最好的油漆,用最好的航海装备……
在那种简陋的年代更多的是靠着如复一日的出海经历,像我爸这种老练的水手航海方向感总是极强的,他会在船上系上一块红布以此来定位风向。
每次我和我奶奶出门等我爸归来时,发动机漩桨声音从远处传来。
在岸上便会远远看到一朵宛如玫瑰花的红色星点迎面而来。
小小的我内心便会激动不已大声高呼:“快看, 那个是我爸爸的船,是爸爸的船……”。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穷人”,虽然我家境还算小康,完全不用担心学费,生活也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但在心里,我也有一颗自卑的种子。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首先接触的人就是舍友,舍友有的来自很大城市,有的来自很富有的城市,而我的家乡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我不敢说我的县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肯德基和麦当劳,没有游乐场,没有能够把头抬到60度才能看到最高层的公寓套房,没有那么多的红绿灯,公交车甚至也没有我们学校斑马线路多,所以搭公交车也很贵。我也因此很少和我的舍友们谈论起我的家乡。
儿时生活的艰苦让我比其他小孩子懂事,可越是这样内心的自卑感就越强,那个在心里定位的穷,始终存在。
它们充斥在生活的每个细节,像大多数家庭并不富裕学生一样,在商店买衣服都会先看一眼价格,当发现不在自己支付范围内后就会不好意思,假装不喜欢,然后把它返回去,这种精打细算的日子让人格外疲惫。
想起我的那位老师,其实具体来说,他大不了我们几岁,他一直是我最敬佩的人,他家境是异常贫苦,读书和生活费基本来源于学校补助和勤工俭学,家里几乎不能提供经济资助,在大学期间非常努力,当他从图书馆回来时他的舍友才刚要起床。因为自己比别人更努力,成绩一直很优异。
后来毕业之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最近听到同学说,我们初中那个谢老师要当爸爸了……心里头甚是欣喜,真为他高兴呀。
想着你对生活抱着以积极的态度,生活在有一天也会同样回馈于你。
谢大师说过,生活给了你一个较低的起点是为了让你去克服去奋斗的,是为了让自己去演绎一场惊艳的故事。
确实就像跳远,看似些许的退步其实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冲刺,正如跑在后面的孩子,才有更多超越他人的空间是同样的道理。
现在我也慢慢在改变自己,慢慢的开始不惧怕“贫穷”我知道如果贫穷不能打败我,它必将为我所用,它会成为我看到远方美好的基石。我会开始比想象中的还要努力,开始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勇敢,还要进取。
发掘自己的爱好,发现自身的优点,保持自己的兴趣,坚持读书坚持锻炼开心过好每一天,坚持从内心深处客服不合理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带着那些艰苦同时又宝贵的经历, 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开始和我的舍友们谈论起我的家乡——她是一个和台湾隔海相望的小岛。
我们信奉妈祖,虽然没有霓虹灯没有高楼大夏,但却有着庙里膜拜的人们的虔诚,有着爹娘那岁月掩盖不住的笑容…最重要的是它给了我奋斗的精神,给了他人所没有 成长经历,比起那些出手就含着金汤勺不断的做享父辈钱财的人,我认为这更是一种财富。
正如李敖的诗:漆黑的隧道终会凿穿/千仞的高岗必被爬上 /当百花凋谢的日子/我将归来开放/。带着一颗努力心,不要被穷苦打败,这是我们生命最宝贵的精华和傲气。
要相信自己--那脚踏实地的锋芒和光亮必将会引领自己——归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