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认知,决定了你的格局
文|gorxm
在喜马拉雅上听音频时,偶然间听到了一个名叫周文强的人的书评,他评的书是《秘密》、《水知道答案》、《思考致富》等,全都是我感兴趣的书目,加上措辞抑扬顿挫,很有大家风范,我一下子对他转粉了。
后来在百度上搜了一下这个人,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他曾经初中辍学,他曾经内向自卑,他曾经做过农民工,他曾经修过电脑,他曾经做过26份工作。但是他热切渴望改变了自己的家族命运,为改变家庭命运,四处求学,南下北漂。他用13年时间研究致富学,他用9年时间研究财商,他用4年时间研究心理学,他在学习上的投资费用超过百万元。年仅25岁的他已在深圳拥有自己的三家企业,身价亿万。如今他通过演讲成为中国企业家认可度最高的导师。今天他的演讲风趣幽默,随意洒脱又能振奋人心。帮助无数人改变的命运,帮助无数老板获得重生,帮助无数学员财务自由,帮助无数企业实现自动化运转。
看到这里时,我的震惊级别是十三级,现实中真有如书中所述改写命运的人物,而且跨度这么大,从几乎是底层一跃而为顶级阶层。我有点无法相信,但是事实摆在眼前,让人不得不信服。
之后,我又去喜马拉雅搜了他的音频,很多财商相关的课程,听了几节美国教育篇,感触很深,思想先进,是个实实在在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别人的人,难怪其学生称之为“周子”。
什么样的人能有这么快的进步,什么样的逻辑能够构成我们成功的因素?我一直在找这类问题的答案。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叫做《遇见未知的自己》。作者是张德芬,畅销书作家。曾担任台湾电视公司新闻记者/主播,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了企管硕士的学位。2002年开始,受到启发与指引,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瑜伽以及各类心灵成长课程。五年多来,学习了各种不同的心灵成长以及心理治疗方法,并且博览中英文有关著作,透过时时刻刻活在当下以及观察自己的修炼,得到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体悟。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
1.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向内探寻
书中有一个同心圆,处于同心圆正中的是代表爱、喜悦、和平的真我,越往外是本我、自我的范畴,联结处是身体、情绪和思想。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觉得我们跟自己真我的联结真的是太少了,我们习惯于向外探寻,每天给自己设定很多目标,规定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却忘了更重要的一点,向内探寻。向内才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都本末倒置了。
试想,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休闲地吃半小时早餐,认认真真地品尝每一口食物的味道;花半天时间,梳理一下自己的兴趣心流所在;慢下来,做做瑜伽冥想,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每天匆匆忙忙,步履不停,好像成了我们的常态。
曾经,我也是这样的状态,追着时间跑,每天记录时间开销,不浪费一分一秒,一天的24小时恨不得变成48小时过。这里面没有自我的时间,有的只是工作、学习、成长。现在,我很想说我有了一点改变,但是我没有。看完这本书,我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刻意给自己留一点时间,这个时间不干别的,只是了解自己,向内探寻。认真咀嚼每一口食物,喝每一口水,感受自己的每一次呼吸……这个不仅仅是跟身体联结,更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从外在的标签、身份认同里面走出来,回归对自己本身的关注。
2. 相信吸引力法则的力量
在《水知道答案》这本书里,作者做了很多实验,研究水在不同的状态下的结晶状态。对其中一杯水标上感谢,每天对她说我好爱你,你真棒之类的话;对第二杯水标上讨厌,每天给他负面信息;对第三杯水不予理睬。结果呢,第一杯水出来的结晶很完美,很漂亮,让人看了心生喜悦;第二杯水没能结晶;第三杯水就是普通的结晶。
水都会对不同的语言产生不同的反应,何况人呢。我们常说的同频相吸、物以类聚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作者在书中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快乐、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都会和他产生共鸣,而且会被他吸引过来。同样的,如果一个人老带着悲观、愤世嫉俗的思想频率,那么就难怪常有倒霉的事发生在他身上了!”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人总是抱怨,于是她可以抱怨的事情就越来越多,运气也变差了。相反,如果一天开始就是好心情,那么这一天都会过的特别顺畅。
我在年初给自己的信中,提到了自己一年后的理想,自由的状态。结果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公司装修,气味很大,我就可以在家办公了。就这样,我一直在家办公,提前体验了自由职业的生活。这真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的力量。
周围的很多小伙伴都在写梦想清单,看着清单上的梦想一个个实现,是不是很有成就感?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作用,你期待的,你想要的,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一一送达。
3. 随时保持思想的觉知
我们的大脑每天能产生千千万万个想法,每个想法都是转瞬即逝的,可能头一秒你还在想一个问题,下一秒却又切换到下一个问题了。在工作的时候,常会有这样的经历,做一件事,没感觉到时间飘走,但是一下子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没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是没有觉知的,没法控制,受其牵制。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几乎是由大脑的自动模式控制的,每天循规蹈矩,跟个机器人似的。
究其原因,作者在书中也写到了。“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件事,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长期且固定的联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接线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经常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做出一些行为,事后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就比如说,前几天,我去社保局补办社保卡,在办理的最后,工作人员问我,办好的卡是邮寄还是自取,邮寄20元。我几乎没带任何思考地回答,自取吧。那时候大概的心理是快递费还蛮贵的,离得还算近,再来一趟也不麻烦。当我走出社保局后,我才有了后知后觉,我的单位时间价值远大于20块啊,为何要花费宝贵的时间在取东西这种不能产生任何价值的事上呢?
我已经学习过理财书单,也额外地多看了很多理财方面的书,早就知道时间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但是真到了应用的时候,旧有的思维模式还是占了先机,我也没有任何觉察。这就是现实中对思想无法觉知的例子,但是好在我们看了书,知道了这个概念,那在以后类似的事情上面就可以改善了啊。比如选择飞机还是高铁,打车还是坐公交,加班还是去运动等等这类事情上,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用正确的行为模式去修正以往的不自知的行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新的神经通路,那以后的行为就会是正确的模式了。
事实上,在一个成长历程的音频里,周文强也推荐过他看过的书单,其中就有这本书。我想他的成功,不仅仅与外在的追求有关,也跟内在的联结相关。了解了自身,跟身体联结,能更快地通向爱、喜悦、和平的真我状态;相信吸引力法则的力量,随时运用这一法则;保持思想的觉知,知道自己当下的想法和状态。这些能促成并加速我们的进步,能够引领我们通往成功之路。
查理·芒格分享过他的顶级思维模型,也是一些普适的通用的理论模型。
现在,从《未知的自己》这本书里,我总结出了以上三点认知。
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从来不是财富、地位、学历,而是认知。有了这些认知,你的格局会越来越高。
格局越大,道路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