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说“相权过重,皇权必然受损。自古以来,皇权与相权之争,可谓史不绝书。”朱元璋听这话后,加之胡惟庸的所作所为等,决定撤中书省,废丞相。
吕昶则认为,胡惟庸有罪,但宰相制度无辜。自春秋以来,各朝各代,无不是天子坐朝,宰相治国。在此制之下,盛世叠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诸位贤君,概莫能外。说明此制,上合天理人伦,下合中华国情,能保江山永固,社稷太平。没有相权辅政,皇权岂能独行。后世之君难保个个都是圣君,百年之后,出了一个弱君,甚至于昏君,那个时候,谁来辅助弱军?谁来节制昏君?
以上关于是否废除宰相之争,值得深思。
01 精力有限,适度放权
个人认为,除了胡惟庸的所作所为让朱元璋心寒以及朱元璋本人精力极度旺盛外,朱元璋废废宰相,是因为他生性多疑。别人办事,他会疑神疑鬼,所以,他不想借他人之手处理政务。希望高度集权于自己。但人的精力有限,确如当年明月所说“皇权的无限扩大性与皇帝的精力有限性的矛盾,必然导致丞相制度的产生。”
放到现在,我们可以窥见,有些企业老板也是和朱元璋一样,生性多疑,同时高度集权,喜欢事无巨细过问,经手每个OA审批,要求每封邮件被抄送,要求进每个群聊。但人的精力就是有限的,企业老板应该把精力放在战略上、业务上、合法合规上,要学会适度放权。
02 权力不限,终受其害
以前觉得,皇帝至高无上,想做啥做啥,谁敢阻止,就抄他家。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和《朱元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皇权如果不受到大臣的限制,则会无法无天,民不聊生,引起暴乱,最终改朝换代。失去马皇后劝阻的朱元璋后面也确实更加偏执。“马皇后的死给了朱元璋巨大的打击,之后朱元璋在错误与偏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他生命的终点。”
放在企业运营的今天来看,如果老板的权力不受到股东、内部职能部门(如财务、法务)、其他高管的限制,则终将走上违法之路。
03 文人风骨,值得敬佩
非常佩服当年的文人风骨。比如,吕昶冒死进谏,反对废除宰相。即便朱元璋拿着弓箭射了他3回,他都依然冒死进谏。非常佩服。
可惜现在很少问人风骨了,包括我自己也不是。我想,许多会计会配合老板干些违法违规的事,是因为“图生存,无风骨”。可是,谁又真的能做到古人一样冒死进谏呢?顶多选择离职不干。当然冒死进谏,也得遇到明君。
分享之前在南京明孝陵拍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