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教学目标
1、背诵并能默写全词;掌握词文之意;知人论世辛弃疾;学习“对比反差”的诗歌艺术手法。
2、想象“梦回”的情境,体会作者壮而悲的复杂感情。
过程与方法:情感朗读,想象场景和形象,体会作者情感转折,语言表达积累。
教学重点:体会词人的雄壮与悲壮。
教学难点:体会本词奇特巧妙的结构。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品酒文化,导入新课
一阙词,在书卷里留下了淡淡的墨香,而这香味里,总渗透着一缕缕醉人的酒香。它裹挟着诗人的情思,撞击着读者的心灵。请仿照示例说话: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杯酒,有对农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田园生活的喜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杯酒,有少女时代的天真、活泼、自由、快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杯酒,有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殷祝愿。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杯酒,有对人生苦短、时光易逝的感叹。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这杯酒,有老当益壮,豪情勃发之壮。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杯酒,有人生苦闷,英雄失路之悲。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杯酒,滴滴都是对故乡绵绵不尽的思念。
一杯酒,能怡情,也能遣忧;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或建功立业心怀天下,或思念亲友羁旅漂泊,或寄情山水豪迈乐观,种种人间滋味,悲欢离合,都融化在这一杯酒里。
今天,让我们熏染在一杯酒里,去品一品辛弃疾的“壮”与“悲”!
二、助学铺垫
1.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他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寄寓于词作之中,词作风格沉雄豪迈。
2.词牌,陈同甫知识。
三、朗读感知:
1.自由朗读,注意字音节奏情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朗读指导分析。
3.自由诵读,感知内容情感。
三、品读体味
1、“醉里挑灯看剑”,三个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辛弃疾?请用四字词语说话。
内心愁闷,借酒浇愁,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思潮汹涌,辗转难眠;渴望杀敌,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小结:借用动作,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种种处境,意味无穷。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既有渴望杀敌报国的壮志,也有壮志未酬、报国无路的悲愤。
2、“梦回”,一个多么朦胧而美好的词语!穿越记忆的时空,词人回到了怎样的梦里?请仿照示例说话:
这梦里,有吹角连营。军营一个连着一个,雄浑的号角,声声催人勇往无前。
这梦里,有军营生活。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分食牛肉、翻奏战歌、检阅军队的军营生活,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表现了官兵们昂扬的斗志。“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对偶,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沙场秋点兵”,句中“秋”字,不仅点明作战时的季节,还渲染出检阅军队时肃杀的气氛,烘托雄壮的军容。
这梦里,有战斗场面。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这是一个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对偶、夸张,选择快马、强弓两件战场上的典型事物,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这梦里,有雄心壮志。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作者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小结:这梦里,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全班豪迈朗读:梦回……
3、“可怜白发生”,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词人可怜在什么地方?该词以这一句结尾,有什么好处?
可怜在:毕生杀敌报国的志向终不能实现,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
可怜在:杀敌之策不被统治者采纳,眼看祖国失去大片江山。
可怜在:身已老迈,鬓已如霜,徒有凌云壮志,不得其用。
可怜在:只能以酒为伴,抚剑无眠,在醉梦里重温当年,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好在,短短一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好在,嘎然而止的写法,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正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与前文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从希望跌入绝望,从理想回到现实,从雄壮转入悲壮,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在这反差中,可想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人民的水深火热,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怎能不令人深深扼腕叹息。
(拓展:以末句否定前文,前文写得越酣恣淋漓,结尾反差情感就越重。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四、诵读欣赏
1、从全词来看,你读到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主题:本词追忆了词人当年在军营中的火热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也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
2、从全词来看,你觉得本词在构思上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其一,构思层层递进。
整首词按照“醉态—梦境—现实”谋篇布局,有条不紊。梦境中又展现了“战前准备、沙场点兵、冲锋陷阵、功成名就”的多方面情形,生动的描绘了一个爱国者驰骋沙场的全过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章法严谨。
其二,结构奇特巧妙。
双调词一般是上片写景,下篇抒情。这首词打破了常规格式,首尾两句相互照应,描写现实,中间八句一气呵成,描写梦境,虚实结合。梦境里追忆往事,豪迈激昂,借景抒情;现实中壮志难酬,沉痛悲愤,直抒胸臆。二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显示了辛弃疾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3、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明确:“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结束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