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即吴太伯。是周太王的长子。周太王有三子,长曰太伯,次曰仲雍,小曰季历。太伯、仲雍知季历贤,父欲传位于季历,遂奔吴以让之。吴国奉他为始祖。太、泰都是从“大”字而来。
三以天下让,到底是哪三让?前人有各种传说。一说生一让(太王病,采药不归),死一让(不奔丧),丧事除,又一让(断发文身终不归。故意把头发剃得很短,浑身刺上青花,让大臣们觉得他们已变成“南蛮子”不堪重用);一说一让季历,二让文王,三让武王。季历是文王的父亲。
禅让是所谓上古至德,尧、舜、禹皆以禅让得天下,古人津津乐道。孔子夸赞,不过因为泰伯生于商周之际,还能做到这一点,实在不容易。
民无得而称焉,是说百姓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好得没法说了。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葸,xi,3声,胆小怕事的意思。绞,尖刻、偏激,出口伤人。
这段话是讲礼的重要性。礼是行为规范,有中和、节制的作用。
如果没有礼的节制,美德就会变味。恭敬会感到疲劳,谨慎会变成怕事,勇敢会引发祸乱,直率会流于偏激。君子厚待自己的亲人,老百姓也会厚待自己的亲人,推己及人而近于仁;君子不忘老朋友,老百姓也会不忘老朋友,因此就不会人情淡薄。偷,淡薄,冷漠。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大病一场,恐命不久矣,遂召集他的学生说:“你们看看我的脚!再看看我的手!它们都还好好的,我保护得很到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曾子引《诗经》一句,形容自己是如何小心谨慎。战战,恐惧。兢兢,谨慎。临深,恐坠。履薄,恐陷。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是说从今以后,我可以不用再为此费神了。死了死了,一死百了,终于做到了全身而来,全身而去。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也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背)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孟敬子,即仲孙捷,孟武伯的儿子。
曾子病了,孟敬子去看他。曾子病得很重,以为自己快要死了,所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说。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曾子说:君子所重视的“正道”有三个方面,一是严肃自己的容貌,控制感情流露,就不会让人觉得粗暴和不耐烦;二是端正自己的脸色,就会让人觉得可以信任;三是说话注意言辞和语气,就不会让人觉得粗俗、无礼。
笾豆,笾,bian,1声。青铜笾,一般都是浅盘,短校(束腰的把),圈足镂空,仿竹器,或加盖,器形似豆,用盛稻梁;豆,与前者类似,但往往有高校,用盛羹酱。此两者都是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笾豆之事”就是说祭礼的仪式。曾子让去问有司。有司就是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有关部门。
君子修身律己,注重自己的仪容和言辞。有关部门负责器具的摆放和仪式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泰伯第八1-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 现在dockerhub没有在国内部署,所以国内访问dockerhub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慢,就算使用了vpn也不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