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称:洲木
日期/星期几/天气:2017.06.20/周二/阴
今日阅读时长或页数:2 h
本周阅读时间:未统计
书名:《做最好的自己》第七章:胸怀;《与人工智能调调情—中国新闻周刊》;董乐山《一九八四》译本序
摘抄:
1.好的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我进一步认为,好的人品其实是开阔的心胸造就的。作为老师,我很同意您关于学校应该首先教学生做人,然后再教学生做学问的观点。做学问的境界最终取决于做人的境界,而做人的境界恐怕取决于一个人的心胸和器量吧。
2.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每一个年轻人来说,这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态度尤为重要。
3.在所有“不能改变的事情”中,最不能改变的是父母,最应接受的也是父母。
4.例如,有些同学期望者不必考他们认为没用的考试,不必上他们认为没用的课程,但是,要在社会中生存,就要学会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然后把精力花在那些你可以影响的事情上。
5.最无谓的“痛苦”就是对自己的不满意。每个人的特点各不相同,没有哪个人可以在所有领域取得成功。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而灰心丧气,不但会白白浪费时间,而且会让自己错过在其他方面展示才华、获取成功的机会。所以,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自信,以每一个阶段性成功来激励自己,另一方面也必须接受自己,理解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生活。
6.所谓为自己而生活就是:要为了自己的快乐、兴趣和人生目标而努力,不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成功;要正确对待自身的缺点或局限,当因为自身能力而不是态度而无法在某个领域做的足够好时,学会坦然接受现实并及时调整。
7.当你开始为自己而生活,接受并喜欢你自己,接受并接近你的父母,接受环境中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你不但可以成为胸怀更宽广的人,也可以成为更加快乐的人。
8.当自觉的人感到愤怒时,他不会在瞬间爆发,因为他知道这种突然爆发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但他也不会压抑自己的感情,因为那会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他通常会尽量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选择最有建设性的方式处理问题。在双方针锋相对的时候,正面的、感性的沟通可以起到缓和气氛的作用。
9.无求品自高:品德最高的人往往是那些欲望最少的人,也往往是那些胸怀最宽广的人。
感想:
1.《胸怀》一章写作思路:胸怀的重要性—胸怀的5个表现(务实、宽恕、自律、尊重、涵养)
2.我本以为《胸怀》一章是可以很快跳过的一章,因为可能于我现在的处境无用,然而我发现,这一整篇其实都在讲一个人心态的调整,从接受自己、接受父母到接受环境的限制性、愤怒情绪的调节以及对于他人的尊重,都是在讨论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应该有的心态调整,总归一句话:接受无法通过自己主观能力改变的事情,采取措施提高主观能动性,武装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面对发生的一切。
3.提到接受父母一节,很有感触,从小到大都与老爸有矛盾,厌恶他的教育方式,鄙视他的教育思维,这在当时的青春期是很强烈的意愿;到了现在,也还是会冷不丁的发现他在教育方面的误区。其实现在想想,青春期很讨厌他,其实就是在讨厌那时候的自己,那时候觉得自己的大部分缺点、无能都是因为他,因为他的那些教育方式导致我当时的困局;年少的时候保护自己,总会将其大部分责任摊到父母身上。诚然,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方式的养成是极受家庭环境影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多少会左右孩子未来的走向,但等你满了18岁,或不再依赖于家庭,那个时候的你,就是独立的,你要有独立平和的思想,去看待曾经因为家庭环境影响造就的你,那种自己,有缺点,有优点,你要做的就是接受那种自己,并且认识自己,认识这种环境中给你带来的消极影响,并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去改善,我厌恶父亲曾经错误的教育思维给我带来某些方面的消极作用,那为什么不去改变它?一个人的成长,年幼时靠父母、学校,成人后就要靠自己,靠自己内心的自觉。
4.同时,平和地接受自己的父母吧,“要知道,父母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们也是唯一可以无条件为你付出的人......做子女的经常把父母过度理想化,而忽视了一点:父母也是人,他们也无法在任何方面表现完美,况且,大多数父母的成长环境比孩子更为艰辛,即便在教育孩子有不称职的地方,但他们也尽力了,他们的爱是真诚无私的。父母赋予你生命,拒绝或排斥父母无异于不尊重自己的生命,那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加油!
5,另,今天读上海译文董乐山先生译版《一九八四》的译本序,觉得写的很好,一查此人,也为一牛人,以后可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