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婚姻则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见过家长过后,对这两句话似乎体会的更深了一些。
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应该找到一个更优秀,或者至少也是平起平坐的对象,对于女方家长来说,则希望找一个更优秀的对象,平起平做是无法满足二老的虚荣心的。
然而,就算是一样的要求,标准却不一样。有的要求家庭背景门当户对,有的要求学历,有的要求收入,还有身高和长相······ 这些哪怕都符合要求,见面之后还要讲究眼缘,言谈举止,是否聊的来。机灵话多的可能会被认为花言巧语、诡计多端;安静少话,又会被认为憨厚老实,没本事;热情一些会被认为溜须拍马,太圆滑;冷淡一些,会被认为高冷,不好相处······
茫茫人海中,两个人相爱本已不易,再要双方四位家长也互相满意更是不易。假设天公做美,前两条都完美满足,进入到谈婚论嫁,双方家长见面。两个家庭,两种生活环境,不同的文化习惯,带有职业烙印的言行,对自己孩子的爱,势必会有很多方面的文化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可以想来,四位家长能够互相看得上的可能性又有多少?
假如不考虑两个人是否相爱,先按照家长的各自的要求,在全世界范围进行筛选:首先确定一个不大不小的距离范围,100公里--500公里吧,在这个范围中除去农村乡下地区,然后匹配门当户对的家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职业、社会地位、收入,符合要求的应该不会超过50%;继续匹配性别、子女年龄,符合的至多暂且算25%,再匹配子女的学历、收入、身高、长相,剩余的会有多少?在这剩余的万里挑一的人中,男女双方自己能看得上的比例又有多少?
因此,从古至今,婚姻大事,如果是父母先挑,依据媒妁之言成亲的,大多没有爱情可言;若是自由恋爱,到谈婚论嫁之时,要么是谈崩了一拍两散,要么是勉强过关,结婚以后因为双方父母家庭,有不尽的烦恼,只能忍耐,而每一次的忍耐,则会消耗相应的爱情基础,矛盾越多,退让的越多,爱情根基便会越来越薄,越来越浅。
其实,生活是自己过的,幸不幸福,开不开心只有自己知道,两个人以后的生活也是需要自己去用心经营。父母们所谓的“过来人之言”真的适用在现在孩子身上吗?人生只能经历一次,父母的经验只是当时一种选择的结果,他们又怎么能确定做另一种选择就是对的呢?父母们总爱用自己的经验告诫孩子,可是他们自己的婚姻幸福吗?如果不幸福的话,又有什么资本来用“经验”替孩子把关呢?父母自己的婚姻幸福有多大是受当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影响呢,他们觉得那样的影响最终结果好吗?如果不好,为什么要重蹈这些覆辙给自己的孩子呢?
婚姻在一开始便受到来自双方家庭的打击,结婚之后还有柴米油盐,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变围绕着孩子转,终于等到孩子长大了,却发现自己已经老了,爱情早已在这转瞬即逝的漫长的岁月中变成了亲情。现在想想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孩子是爱情的结晶,结晶也意味着结束,再刻骨铭心的爱情,在有了孩子之后,都不在是原来的爱情,而是孩儿他妈,和孩儿他爸了,原本谈情说爱的时间,变成孩子洗澡喂奶和换尿布了。
婚姻就像围城,在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体会着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话,感觉自己站在城门口,朝里头张望张望就已经望而却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