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在朋友圈抛出了一个小调差,对“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这句话是否认可,结果呢,我现在先不给出来。先来说说我的看法吧,我其实在设命题时,故意给出客观题,1或2。不给主观回答。就是想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让大家给出鲜明的观点。不过,还是有朋友给出了选择的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挺好的,毕竟我国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家,是吧?
其实在我看来,合不合群要从内心出发,这个人是不是真心很享受“合群”这种感觉。接下来我们来花不少的篇幅来解释这句话。
在群体活动中游刃有余的人可能是真心享受这种交际花的感觉,也可能仅仅是情商较高,性格较好,既然在群体中,便须以群体中成员的角色出现,考虑各种原因,如不能冷了场,不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合群”,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内向,从而在心里对自己产生鄙夷等等。继而试图将自己外在的一面呈现出来,而不管群体在讨论什么话题,幼稚也好,无聊也罢,还是得加入进去,且让自己假装很嗨,让这次群体活动尽量以精彩的过程结束,使领头者感受到每个人都很享受。
再有进阶者,可能会在话题中途,巧妙的转移话题,让大家讨论不甚那么无趣的话题,当然这个“无趣”仅指对这个人而言。转移话题,更换群体活动等,均是这类人在无法结束群体活动时所采取的动作。不过,改变的动作都无效后,就只能“享受了”。
这类人在大家看来,性格外向,很好玩,关键一点很“合群”。不会发生——不说话,玩手机,无互动等举动。实乃聚会、趴体、玩乐之必备良药。但是呢,其实他们内心是痛苦的,只是良好的素质、较高的情商、温和的性格致使他们成为了必备良药。通俗一点,其实一开始说要去参加群体活动,他们的底层是拒绝的。
在他们看来,无聊的聊天,闲扯的吃饭,尴尬的KTV现场等都是一种折磨,大脑不停飞转,我为什么有这个时间不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哥还没退休啊,时间好宝贵的啊!
同样的场景,他们理想中的桥段该是如何呢?无聊的聊天从同事八卦、家庭趣闻、娱乐花边转变为就一个双方或多方的知识体系的公共集,如某领域的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形态的公司或产品、一本大部头的书中的某些观点等等。并且这种活动不宜多,均在双方或多方的一个舒服状态的时间,点到即可。
这种感觉就好比许久未见,再次凑一块,能碰撞出新的东西,或不断阐述观点,找到一个公共集。双方都有新产出的东西分享。
当然这是“合群”的伪装者,基本不会被发现,之前看过知乎有人回答,每次社交其实都是一次很累的行为,别看很享受,社交完都跟虚脱了一样。
还有一种人,就跟上述者不一样了,也有朋友分析到了,大脑装的东西更多,每天想的东西也更深,一般人的讨论和举动,在他看来都是幼稚无比,要他跟他们一块耍,还要假装很享受的样子,简直不如杀了他们。
他们不会去在乎别人的感觉,也不会去在乎别人的看法,在他们看来,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对别人来说自己不合群也好,性格内向怪异也罢。这种人,我们周围其实存在,比如某人性格不好,很高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合群”,对他们而言,合群无异是抹杀个性、随波追流、成为羊群中的一员的行为。
很巧妙,正好这群人又都是被大多人所嘲笑、议论、无视、鄙夷之人。所有人都认为A,他却想到了B,并且B很匪夷所思,常人思维无法明白,自然,他们相信韩寒一句话,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少数人又必须服从多数人。
又很巧妙,在我国,经过儒家数千年的熏陶,行为准则、思考方式、待人接事均已形成一套通用法则,除个性、存共性自然成为我们的优良传统。
久而久之,他们学会了孤僻、隐藏,好好的保护自己的思想,既然做不到合群,那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也为未尝不可吧。
好了,写到这,我觉得我有必要申明一个观点,我尊重每个人的想法,我尊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人喜欢大家一块玩,有人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均可。无好坏,无利弊。
最后的最后,公布一下调查结果。6个小时前赏脸来支持我这个调查者,总共25人。选择1,即为认可“有思想的人都是不合群的”者8位朋友,选2,不认可者12位朋友,过来打了个酱油的朋友6位。
我不会说这25位朋友谁如何如何,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对错,没有优劣。就是一个小调查罢了,大家来给出自己的选择。若大家喜欢这种方式,以后还可能再来几次。
好了, 明天还上班,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