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傻逼也能晋升成为组长,他的技术还不如我,凭什么我不能晋升!
这么垃圾的产品都能获得百万融资,我们的产品网站界面比他们好看多了,投资人瞎投的吧!
公司的这个制度这么烂,一点都不人性化,为什么不xxx改一下!
我觉得我这个点子非常好,只是没有技术团队帮我实现,否则肯定会一夜爆火!
我们常常用自己的强项去比别人的弱项,继而就此否认对方整个人。
我们也总是认为自己能够看到更多的现有体制,体系,决策或管理的不足。
我们还会经常高估自己,认为自己现在还没发达只是因为怀才不遇,或者生不逢时。这种高估既存在职场中,也存在创业的时候。
我们总是很容易发现别人的不足:职场的人,经常会看到公司的种种不足;创业者,通常会看到竞争对手的许多不足。
一、莫把挑错当作能力和本事
真正体现你价值的能力是什么?是发现和学习别人优点的能力。
莫把挑错当作能力和本事。
之前在一家公司,在一场高层会议上,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分析竞品的产品,只见公司的产品总监把五六个主要竞品都投影在大屏幕上,然后对每个竞品一一分析:
A竞品,网站页面真的很丑,比我们网站界面差多啦,谁愿意用这么丑的产品。
B竞品,注册流程超级复杂,用户体验超级烂,大部分用户都被拒绝在外。
C竞品,内容很少,还没我们的一半内容多。
...
最后得出结论:这些竞品都不如我们的产品好,不足为虑。
我想说:发现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但很多时候,这种能力的价值可能没有发现者想象的那么大,也未必是真正的核心问题。
一个创业者,如果连竞争对手厉害在哪里都不知道,而只看到了人家哪里不好,就自以为别人不如你,甚至在困境时把别人的不好当作自己的突破点,往往都是一厢情愿。
二、莫对他人他事打标签
我们其实很容易对信息的判断,对事物的本质,用最简单,最粗浅的方式去理解,一个典型标志就是,打标签。我很不喜欢打标签这个事,主要原因在于人一旦给别人打上了某种标签,就不会去深入解析和思考其差异和内在逻辑。
比如我自己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对于一个热门工具类产品,我就会用“这个工具不就是符合二次元用户才起来的嘛”
对于小米当年的成功,我也曾说“这个不就是饥饿营销做得好嘛”
对于一款被热议的山寨产品,我会说“这个不就是这个创始人的个人IP很强产生的明星效应嘛”
我在大多的时候用一些非常标签化的定义来分析别人的成功案例,但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和深入的东西,就这样被思维的惰性所无视。这些年,我总是用这样的浅薄判断,就自认为找到了别人成功的法门,却不知我根本就没看到别人成功真相的1%,更不用说去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
三、你要做的是肯定和学习别人的优点
一个职场员工,如果看不出自己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者的决策权衡判断依据,只是一昧的埋怨,挑问题,在职场上的前景相当堪忧。
一个技术人员,接手二次代码,调整和优化别人代码和系统的时候,如果不能体会人家设计的初衷和面对场景诉求的思考方式,而一昧的在表面上挑一些细节错误,就很难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顶梁柱。
一个管理者,如果不能发现自己员工的价值点和才能,而只是觉得自己的人这个不好,那个不好,觉得所有问题都是员工能力不足,那么就算是千里马,也没办法在他手底下跑起来。
一个商务合作和市场合作经理,如果不能在合作中分析和挖掘合作伙伴的价值点和优势所在,而只是一昧的埋怨对方的配合度上的问题,也很难促成持续有价值的合作。
我认识一些成功的,低调的创业者,他们往往非常善于学习,非常善于去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当然他们也会找别人缺陷,只是他们会先理解人家优点在哪里,认真消化吸收后,再来看如何解决这些缺陷和问题,这时候,你的思路才会更完整,认识才会更深刻,你才会知道在决策权衡中,如何规避那种,为了解决问题而创造问题的恶性循环。
四、对自己说的话
1、永远不要对他人他事简单地标签化,要多学习他人的优点。
2、对他人他事的不足之处,尽量不要急着批评,如果实在要批评时,也要等到真正搞清楚了对方的优点时再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