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参考于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
三头联盟的成立,给凯撒、庞培和克拉苏都带来了不少甜头,对凯撒而言,这第一份甜头,乃是至关重要的。
凯撒的战场不在元老院议会、不在罗马广场,或许是凯撒早已嗅探到,亦或历史必然性,高卢这片土地上,将迎来改变其历史的人物。是年,凯撒通过三头联盟的关系,将自己担任行省总督的地点修改为了——高卢。
高卢战役前
凯撒所说的高卢是莱茵河以西的地方,莱茵河以东则是日耳曼人。一河之隔,气候却相差甚远,高卢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也就很自然成为了日耳曼人例行的入侵目标。到了公元前1世纪左右,莱茵河西岸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被日耳曼人所占据。
高卢部落众多,分散而难以统一,只能被日耳曼人一点点的蚕食。赫尔维西亚人是其中一个遭到日耳曼人排挤的部落,他们战败后决定全体迁往高卢最西部,整个部族三十多万人开始了浩荡的大迁移。
如果直接向西行进,势必受到强悍的埃杜伊人的阻扰,向南绕路途经罗马则是一条虽远但最安全的路线。然而凯撒拒绝了这一通行的请求,因为三十多万的迁徙势必会造成罗马境内的混乱,同时他们与目的地的当地人的一场战斗也定是在所难免,凯撒并不认同这一做法。
于是赫尔维西亚人只能强行往西,然而迁徙尚未开始,就已与周边部落发生激战,不得不重新转而南下,凯撒此时还在罗马,接到这份报告时还没前往行省总督就任地高卢。
高卢战役第一年(前58年)——初探日耳曼
公元前58年春,到达任地的凯撒紧急召集第七、第八、第九和第十军团,并开始筹备第十一和第十二军团。赫尔维西亚人顿时乱了阵脚,只剩下西行这一条路可走了,他们说服了中部高卢最强大的埃杜伊人,借到了一条西行之路,然而三十多万人的移动想要不节外生枝还是不可能的,小摩擦逐渐扩大为混乱,混乱即将演变为战乱,埃杜伊人当时已是罗马友好同盟,此时不得不请求罗马的支援。
赫尔维西亚人自然不是罗马军的对手,在凯撒的追击下节节败退,最终达成和解,回到了原始居住地。
赫尔维西亚问题解决后,高卢各部族首领召开会议,一致要求凯撒代替高卢与日耳曼人谈判。这次谈判中,凯撒遭到了日耳曼人的强硬拒绝,不仅如此,日耳曼人还开始了大规模聚集,一场袭击计划蠢蠢欲动。
阿利欧维斯图斯是莱茵河西岸日耳曼人的族长,势力非常强大,加上从东岸准备渡河的同样强大的斯贝比人,凯撒的高卢第二战并不轻松。
日耳曼人和高卢人类似,都在战斗开始时战斗力异常强烈,却都会随着战斗的进行而力竭气衰,同时,他们也惯用希腊式的大型密集阵形,这种阵形的两侧通常不成气候。日耳曼人指挥官定不如凯撒一样洞悉这些形势并有效调整阵形。
凯撒的侧翼攻击起到一定效果,但仍难敌对方的数量优势,罗马右翼遭受两倍敌军的围困而陷入劣势,此时指挥骑兵团的小克拉苏(克拉苏的长子)即刻前去支援,成为了胜败的关键。
阿利欧维斯图斯逃往莱茵河东岸,正准备渡河的斯贝比人也慌忙折返,这场战役暂时将日耳曼人赶回到了莱茵河以东。
高卢战役第二年(前57年)——东北部的“和平”
公元前58年到前57年的冬营期,凯撒正忙于南法与北意两行省的统治管理,有关比利时人不大稳定的情报越来越多,高卢东北部的比利时人对罗马进驻高卢的做法并不看好,对它们而言罗马与日耳曼人同样都属于入侵者,同时也出于是对于罗马的畏忌感,比利时人决定先发制人,开始入侵高卢中部。
凯撒一路急行军到达了比利时边界,在索恩河搭建营地。修建栅栏与壕沟,迎接比自己多出五倍的敌人。这次战役中,凯撒精心做了战前布局,选择在河流旁建营地以保障背后安全和支援供给,营地面前有一片广袤的湿地,敌人只能绕开从两侧进攻,这样就可以将敌军划分为多个小规模队伍。
正面战斗中,比利时军损失惨重,便转而攻击罗马军背后的营地,但攻击背后需渡过河流,凯撒将6个军团全部调回,迎接渡河而来的比利时人,由于河流的限制,比利时军轻易被制伏。
接着战斗就陷入了正面和背后攻击的来回折腾中,战事的无进展和军粮的吃紧让比利时人中各部族开始有了内讧的情形,此时凯撒又命埃杜伊人骚扰比利时人中势力最强的贝洛巴契人的领地,这让各部族决定暂时搁浅这次战斗。
比利时人达成共识,第二天开始撤退,凯撒立刻命令追击,撤退中的比利时军队被打的七零八落,败退的士兵逃入了他们首领的部落所在地。第二天一早,凯撒带全军来到城下,开始了攻城战。罗马的工程技术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眼前这些新奇的攻城器物,高卢人都是第一次见到,顿时生畏,纷纷投降。
击破这一地点后,凯撒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目标——比利时人中最强悍的贝洛巴契人,不过等凯撒赶到时,迎接他的已是求和的双手,这也正是凯撒最愿意看到的。
这样一路行军后,就只剩下了高卢东北部最强部族涅尔维人了,这个部族是在高卢人中罕见的以步兵为主要战斗力的部族,男子自小就进行武术训练,很像过去的斯巴达。高卢东北部分布着茂密的丛林与沼泽,这成为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视野受阻的森里中,罗马军遭到了突袭,敌军超过七万人瞬间的出现,直接将罗马的前侧和右侧全部包围。
罗马军顿时慌成一团,凯撒一面紧急设营,一面四处指挥,好在训练有素的士兵们即使在没接到命令时,也能应对突发情况。被突袭的罗马士兵甚至连穿盔甲的时间都没有,拿起剑就迅速加入了战斗。
军队的分散、森林里视野的屏蔽、指挥系统的瘫痪以及各种突发的战况,让罗马军陷入极其不利的处境。凯撒骑马在整个战场中飞奔,下达指令,鼓舞人心。随着滞后的两个护卫运输车队的军团和攻陷敌方阵营的第十军团的到来,罗马士兵心境大变,奋力战斗。
高卢人的突击力还是败给了罗马军的忍耐力,战斗进入后半阶段,参战的其他高卢部族纷纷撤走,只剩下顽强的涅尔维人一直战斗到最后。战场上的涅尔维人尸体堆积如山,几乎全部的成年男子从涅尔维人中消失,剩余的老人与女人向凯撒投降。
凯撒继续向这场战斗中逃跑的其他部族进攻,拿下了整个高卢东北部,这样一来,凯撒所说的“和平”就在全高卢实现了。
这年冬天,凯撒将冬营地设在了高卢中西部,筹措了足够过冬的军粮后,凯撒便向南回到行省总督官邸所在地拉文纳,第二年,一场重要的会谈将在这里举行。
卢卡会谈
凯撒在高卢激战之时,远在罗马的元老院内,正筹划着对三头联盟的反击,议员们提出了非正面对抗的想法,即对庞培和凯撒的离间计。
元老院给予了庞培总管粮食和海军的要职,企图拉拢庞培,获得了一定成效。这年夏天的执政官选举中,两个执政官位置都被元老院派拿下,法务官的八人中,三头联盟的人也只占两席。一位执政官在选举中甚至扬言,当选后就会解除凯撒高卢行省的职位。
当时被称为“阿尔卑斯山以南高卢”的行省就是现在的北意大利,行省总督的官邸设在拉文纳,位于卢比孔河35公里以北,自公元前56后,凯撒就常在此关注着罗马的动态。
卢卡位于拉文纳西南边,公元前56年凯撒邀请了克拉苏和庞培来到卢卡,进行了关于罗马未来政治形势走向的会谈,此次会谈及时应对了元老院的行动,也直接影响了罗马未来的局势变化。
按照会谈中的计划,下一年执政官将由庞培和克拉苏担任,并安排了三人卸任后担任行省总督的地点,凯撒继续负责高卢,克拉苏前往叙利亚,庞培则是西班牙,更重要的是,三人需要更长的任期和军队,按照计划,作为执政官的二人会将他们行省总督的任期定为5年,并给每人争取到10个军团的编制。
卢卡会谈后不到一个月,会谈的成果就一一显现,第二年时,三头联盟已经完美的掌控了国家的政局。执政官2人、法务官8人、护民官10人中的8人,这些都被三头联盟所占。
高卢战役第三年(前56年)——西部海战
驻扎在高卢西部的第七军团,由于离南法行省太远,粮食供给出现短缺,将领青年克拉苏(三头联盟之一克拉苏之子)只能向周边部族购置粮食,谁知在前往维奈特人领地时,罗马士兵出人意料地被捕,消息传出后,其他部族相继效仿之。凯撒在高卢达成的短暂的“和平”,即将破裂。
凯撒参加完卢卡会谈后,立刻来到高卢西部解决维奈特人问题。此时,以维奈特人为首的西部各部族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在凯撒统一整个高卢后,他们仍然有勇气再战凯撒,也是有其原因的,罗马在遥远的高卢西部作战,首先粮食供给就是问题,其次当地河川与湿地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罗马军团的作战习惯,然后就是大西洋沿岸的高卢人在海战上要强于罗马许多。
凯撒分出军队从各个方向切断敌方的支援,自己带领军队攻打维奈特人,然而敌方城塞的地理位置可谓陆海皆难攻。战场只能转移到了海上,这也是维奈特人所希望的。高卢的战船高且结实,就算撞上罗马的战船也少有损伤,导致罗马初期的进攻并不顺利。
如果还记得第一次布匿战争时,罗马对战迦太基时用的“乌鸦吊桥”装置,就能领会到罗马人在海战中的精髓——不拘一格,巧胜为先。这次罗马人又从不利战况下,巧妙的扳了回来。海军将领发现了高卢战船的弱点,他们战船的动力全靠帆,而不像罗马战船靠浆驱动,这样只要将地方桅杆的绳索切断,那战船就只能原地不动了,待罗马士兵攻上船,那么对于善于陆战的罗马人,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维奈特人的失败再次让周边部族归顺于凯撒,就这样,与维奈特人的这场战役在夏末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