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国平说: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
周国平说的“追问”,在我看来,便是思想了吧!
人的思想奇怪得很。
宏观如:人类史上不断生发出新的思想,然后不断地否定,最后又被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思想延绵不绝,从未断过。
不说宏观的,说个人,说微观。单说每个人当下这一瞬间的“念头”就如同棉絮纷飞般多而复杂,难以捉摸:
忽左忽右,忽正忽反,想着写字的这一刻,同时已经想到了晚饭要吃什么,想着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马上又被另外一个念头提醒要那么看才对——而且念头稍纵即逝,被替代,被推翻,被消解……
既然思想那么复杂,相比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也不具备功利用途,那为什么还要思想?
歌德有一句名言,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这或许就是思想的“功用”了吧,那思想这个“导游”,会引领我们走向何方?
对于同一个问题,经过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思考,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思想结晶。
以认命为例。
A觉得要认命,但是觉得说出这三个字的时候会有些羞愧,当中的无力感也会让自己感觉不那么好,原因在于:别人都教A要努力向上,要不服输,要积极进取。A的认命在别人看来是不思进取,是自我放逐,是消极的人生态度。
B认为不要认命,原因正是A所忧虑的:不认命才能积极进取,才能让自己进步。
那到底是A对,还是B对呢?
支持认命的,可以列举一大堆道理,支持不认命的,似乎也可以找到足够事实与理论支撑。
在我看来,认命,不认命,都没有错。
这与时下的正能量与负能量之争相同:正能量是从终极的快乐或者享受中,体悟到空虚的痛苦;而负能量,则是直接从痛苦中顿悟继而找到平和的奥义。
可见,无论正还是负,最后指向的目的是相同的。不过是进入同一间房间的两扇门,你主动(或者被迫)选择推开哪一扇罢了。
佛学上讲,最适合修行解脱的地方是人道,是因为人道的众生苦乐参半,既非天界处于纯享受型的生活,又不像处于恶道的众生整日受苦境的逼迫而无暇参透。
佛学上讲,六道可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为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照这么看来,人的苦也就有其“功用”了。
那怎么才能以“苦”得“乐”,负负得正呢?
在我看来,依然是思想二字——
面对问题的时候,不断地解构,思维,深究,你发现了背后的本质,洞察了所谓的负也就是正,或者说,负即正,正即负,两者并无二致,也就是负负得正了罢。
这样看来,不过是阴与阳的调和,像太极图,物极必反,思想也是如此。
思想亦如万事万物,终将走向圆融与平衡,非左非右,非对非错,或许正是最后的答案——正如四季更迭,不能永远是炎夏,也没有永恒的寒冬。
忘了在哪本书上看过一个理论,说所有事物运行的轨迹都是双螺旋上升的。我想意识形态应该也是如此——
不同的体悟,产生了不同的思想的入口,然后一起平行、螺旋上升,最后抵达同一个终点。
诸位一定都听过参禅,其实参禅是佛门禅宗修行中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参禅中的“参”就是参究的意思,“参禅”就是参究禅道,以求明心见性。
我想,参禅就是通过对不同的事物的解构、深究,继而明心见性,进入那个万物的“终点”。
那何谓明心见性?
找到的解释有两个:
一、①佛教语,指摒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二、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看过一个比喻,说人心就如同一个干净的杯子,是我们人为地在里面注入了各种各样的水,不净的,甚至污浊的,但无论水的状态如何,那个杯子是永恒不变的,依旧是同一个样子……
在我看来,明心见性,找到的就是这个“杯子”。
当然,我还没有明心见性。只是自言自语罢了。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本文纯属个人胡思乱想,仅供探讨。读完文章记得点击文首听一听由弘一法师填词的《送别》。祝诸位好。